老太太偏心的已經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形容了。
如果秦祥是個不學無術,沒本事掙不到錢的人也就算了,偏偏秦祥是家中的頂梁柱。
他不僅在部隊乾的出色,甚至每個月都會往家中寄錢,雷打不動。而那個好吃懶惰的秦俊接收了所有的偏愛。
如果不是秦祥,他們這些人都得喝西北風。
誰過的好,誰付出的多。
斷了老太太掌權的想法還不算結束,甚至還偷偷地把家裡麵的東西拿給秦俊。
親眼見到老太太拿著油麵都往秦俊家送,還是難以置信。之前老太太管家,家裡麵的東西到底有多少在秦俊家?
這肯定不是第一次。
也就是之前拿的少一點,她也沒有注意,沒有看到。
估計是看著她出去了,以為不知道,所以偷偷地把東西拿給了老二家,隻是剛好,蔡淑芬回來看到了。
家賊難防!
蔡淑芬開始懷疑,秦祥真的是老太太親生的嗎?
不過,她現在還來不及管這件事情,先收麥子再說。
“這是什麼?”
一輛轟隆隆的機器緩緩地來到蔡淑芬家的地頭,有人圍了上來,好奇地問。
“麥子收割機。”
這是蔡淑芬想出來比較省力的方法,特意早上去鎮上請來的機器。
彆人家裡麵都是人工收割麥子,像是蔡淑芬家一開始五點就起床收麥子一樣,還得全家都上陣才行。但她巧用機器化,這樣就能減少了不少人力,雖說花了點錢。
“這個東西靠譜嗎?”
“......”
“應該收割起來不乾淨吧?”
“......”
“多少錢一天?”
地頭上聚集了很多人,都過來看用麥子收割機的效果。
大家七嘴八舌地問著,都好奇機器能比人工還好使嗎?
八零年代的麥子收割機比不上二十一世紀的機器,但也是國外引進的,有電子監控係統和滾筒液壓無極變速的先進技術,相比如人力,好多了。
手工割麥子,一個人一天也就一畝多的麥子,所以都是全家齊上陣,從早上天還不亮就起床下地乾活,還得乾一整天,甚至有的一整天都看不完。
而機器相比人工快了很多,蔡淑芬按照人頭分的地,一共七畝地,沒有一個上午就乾了。
“多少錢?”
看她家的效率太高了,有人已經心動了。
“一畝地五元。”
有人覺得貴,但也有人覺得這個價格可以,開始紛紛請這人幫自己家一起收麥子。
不知道老太太從哪裡得到的消息,從來不下地的她這次卻出奇地出現在了地頭,還和開收割機的人聊了起來。
周圍的聲音太吵了,具體說了什麼不知道。
“媽也是來幫忙收麥子的?”
在老太太要離開的時候,蔡淑芬問。
“我來看看。”
不知道是不是在心虛,隻是回了一句,老太太就離開了地。
蔡淑芬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但現在還沒有時間去管老太太是不是又作什麼妖,她和秦玉梅、秦建設在地裡做著收尾的工作。
開收割機的司機乾完活來到她的麵前要結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