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我長這麼大除了三叔家,哪兒都沒去過,村裡彆人家是啥樣子的?”
黎落一路上嘰嘰喳喳,問東問西。
“彆說話了,你嘴巴不渴嗎?”黎薇無奈。
大太陽照著,路上全靠腿。黎落人小,坐在木架子車上被推著,精力旺盛。
她這麼大個人兒,很是體諒阿爹和大哥,不好意思一直坐在車裡,哪有黎落那樣的好心情。
馬賢家距離他們家少說也有十幾裡路,崎嶇不平的土路,野草叢生。要不是跟著黎二石,黎薇一定以為他們在荒郊野地胡鑽亂竄。
走了近一個小時,還不見人煙,黎薇有氣無力,“阿爹,咋還沒到,你是不是記錯路了?”
“沒錯,就是這條路,我去年還走過,再走一會兒就到了。”
“一會兒是多久?”
“十幾分鐘。”黎二石沒有遲疑,“今天推著車子走得慢,再堅持一下。”
繞過一道彎,看到被田地圍繞在中間的大院子,房屋連成片,黎薇來了精神,“阿爹,馬賢家的院子看著比咱家大了三倍,也比較新,不愧是村子裡的大戶人家。”
“那可不,馬家人口多,男女老少加起來三十多口人,咱家和人家不能比啊。”
黎二石語氣羨慕,“當年你爺奶去世,要不是你二叔非要分出去單過,咱家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在青山村,很少有分家單過的,都是一大家子,幾代人生活在一起。實在是祖傳下來的荒地太多,都需要勞力。再者單門獨戶不安全,萬一有猛獸襲家連個幫手都沒有。
據說村子裡有過這樣的先例。一戶姓宋的人家,被猛禽偷家,死傷慘重,隻有一個老婆子和小孫子活了下來,日子越過越艱難。
還有幾家成了絕戶,留下的東西被人瓜分個乾淨。
黎薇讚同,“這鬼地方地廣人稀,沒有煙火氣,還是人多熱鬨些。”
“想要人多,得去白城。聽說那裡人來人往,家家戶戶住的很近。不過太遠了,這一輩子想去都難。咱家祖傳下來的那個卷軸,是個地圖,回去你們看一下就明白了。”
說著話到了馬賢家門口,黎二石高聲喊人,出來個絡腮胡子壯漢,正是馬賢。
“二石,你來乾啥,咋還帶著孩子們?”
“馬賢哥,家裡孩子想出來見世麵。今年收成不好,地裡活少,就帶他們出來走動。”
黎二石給馬賢介紹了自家幾個孩子,推著車子走進馬家大門。
鐵製大門略帶鏽跡,看著比林家的厚重很多。院子也更大,修葺氣派。
馬賢邊關門邊說:“今年大旱,家家戶戶收成都不行,沒有存糧的人家日子難過咯。”
“說的是啊,豐年收成都不夠吃,災年是真沒得吃。馬大哥,我家撈了幾條大青魚,來你家換些東西。”
馬賢來了精神,“這年頭吃肉太難,我家已經半月沒有肉味兒,孩子們哇哇叫著要吃肉。可巧了,你這就送上門來。快讓我看看,是多大的青魚。”
黎榮把車子上的大水桶拎下來,裡麵的大魚都蔫蔫的擠在一起,要不是魚鰓還輕微動著,看著就是死魚。
“個頭真大,每條都有十幾斤重。我家都要了,你想換錢還是換東西?”馬賢很是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