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吧,挨個指著身邊的士兵和軍官一一介紹。
“這個,和平時期就是一個教體育的。
這個,修手機的。
這個,送外賣的。
這個,跑滴滴的。
這個,工地上搬磚的。”
當張天賜指著左手邊的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時,多說了幾句。
“要說到文化水平高一點的,也就是這一位,我們的團的政委。和平時期是一個大學裡曆史學教授。”
聽到張天賜的話,小龍這群年輕人已經徹底麻了。
“你是說你們和平時期不是軍人,是病毒爆發之後,組成的軍隊?”
張天賜笑眯眯的點點頭,看著這幾個年輕人的時候,心裡十分活躍。
新一輪的大練兵和淘汰已經開始,這些年輕人可都是好苗子。
轉頭看向戴眼鏡的政委,交換了一下眼神,兩個人秒懂對方的心思。
政委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就開始了自己的思想工作。
“其實,你們是幸運的,在這個黑暗的世界裡,遇到了我們軍長這樣的人物。
想當初,我們在宜市………”
故事展開,跌宕起伏,少年英雄意氣,很容易就被故事裡的人物帶的心潮澎湃。
車隊一路前行,車廂裡不斷的發出讚歎聲,以及亢奮的嚎叫。
兩個多小時之後,車隊抵達了寨子,故事在一群年輕人意猶未儘中戛然而止。
張天賜拿起對講機下令道:
“偵察連,向寨子四個方向摸清周圍情況。
一營守好卡車,二營三營,協助把運物資,引導難民上車。”
張天賜帶著所有人跳下車之後,看了一眼手表,對著鄭潤澤催促道。
“老鄭,你抓緊時間,咱們儘量趕在晚上七點之前返回基地!”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
鄭潤澤往寨子裡跑了幾步,突然停了下來。
“張團長,剛剛你們說基地現在正在找織布廠是嗎?”
“對啊,你知道這附近哪有?”
鄭潤澤點點頭,指著西邊縣城的方向。
“灘頭縣,就是一個養蠶大縣,原本我準備今年在潭頭鎮搞個繅絲廠和織布廠,打造自己特色名片的。
機械設備全都準備好了,工人也培訓的差不多了,還不等開工,就遇到病毒爆發了。”
“真的?在哪裡?”
“就在灘頭縣東邊,從繅絲廠到織布廠,機械都是全新的!”
張天賜興奮的抓住鄭潤澤的肩膀搖了搖。
“老鄭,你可幫我立了大功了。”
其實這附近倒是有幾個織布大廠,可全都是靠近城市,屍潮密集十分密集。
而這幾天,所有輪流出去大練兵,清理周邊鄉村縣城喪屍的團,都有附帶外搜的任務。
而織布和繅絲的機械就是其中之一。
鄭潤澤看到張天賜興奮的樣子,臉色一苦。
“不過,你不要高興太早,那個縣城原本人數不多,隻有不到二十萬人。
可天災時期,沿海轉移來了十七萬人。
現在那個縣城裡,最起碼有三十萬的喪屍潮。”
張天賜聽後,並沒有多驚慌,而是皺起眉頭,摸索著下巴,苦思良久之後,歎了口氣。
“唉,看來吃獨食是不可能了,得向上彙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