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營地外圍防禦的新晉忠順軍都指揮使吳昭匆匆上前道“許檢點,你終於回來了,殿下要見你,已經派人來催問過好幾遍了,你快去吧。”
“我這就去見殿下。”許安應了一聲,把部隊暫時交給從馬直副都指揮使兼四營指揮使鄭衝,許安便在一名兵士的帶領下匆匆前往磁澗鎮內。
“臣,大內都檢點,從馬直都指揮使許安參見監國,監國千歲千歲千千歲。”
磁澗鎮一座稍好的民房之外,許安對著房內行了一個軍禮。
“免禮,請進。”房間內,傳來李幼澄清脆悅耳的聲音。
許安進入屋內,一眼就看到房間內李幼澄那張帶著欣喜之色的清麗俏臉,回想起兩人曾經有過的親密接觸,不經心情有些起伏。
“許檢點,你終於回來了。”
看向許安,李幼澄關心之語脫口而出,但隨即察覺不妥,俏臉微微一紅連忙道“賜座。”
“謝殿下。”
許安此時也已經按捺住心中其他想法,謝過之後便坐了下來。
李幼澄向他問起追兵之事,許安一一作答。
當聽到追擊的叛軍足有數千人,她的臉上不經露出了擔憂之色。
許安當即起身鄭重道“殿下放心,臣必拚死護衛殿下安全。”
兩人說話間,又有人陸續前來。
文官這邊,分彆是同平章事韓昭胤,三司使張延朗,禮部尚書王權以及工部尚書崔居儉。
武官這邊,則是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宋審虔,內殿直都指揮使楊彬(新晉)、忠順軍都指揮使吳昭(新晉),鐵林都都指揮使程橫以及捧聖軍左廂第三軍副軍都指揮使劉術。
另外還有內侍省內侍(從四品上)秦繼旻,六尚局尚宮(正五品)楚錦一左一右伺候在李幼澄身邊。
而這些人基本就是如今這個流亡朝廷的全部核心。
本來這場召對早就應該召開了,但李幼澄卻堅持要等到許安回來。
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許安冒著大火把她從玄武樓中救出來的原因,李幼澄本能的對許安更加信任,想多聽聽他的意見。
“監國千歲千歲千千歲。”
君臣之禮行完,李幼澄才道“諸位愛卿,如今叛軍勢大,洛陽陷落,社稷危如累卵,本宮臨危監國,日夜惶恐,生怕祖宗基業亡於本宮之手。
不知諸位愛卿可有良策,助我大唐社稷幽而複明。”
作為在場官職最高之人,在眾人的目光下,韓昭胤起身道“殿下,石賊叛逆,雖一時勢大,但不得人心。
殿下乃我李唐正朔,待殿下帶二位皇子還於舊都,到時號召天下勤王必然一呼百應,石賊敗亡之日指日可待。”
韓昭胤所說雖然都是場麵上的廢話,但算是為這場召對開了個頭。
宋審虔當即起身接著道“殿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擺脫叛軍的追擊,進入關中。
如今前方就是白超壘,乃一戰略要地,憑借鬱山天險易守難攻。
過了白超壘則是漢函穀關舊址,再過去就是澠池,早些日子朝廷就收到奏報,說有大量叛軍在漢函穀關與澠池之間出沒,阻攔關中勤王之師。
漢函穀關與澠池乃北崤道通往關中的必經之路,路上很大概率會碰上這支叛軍,一旦被纏住,我們就要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