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也讚成扶蘇公子的話。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雖然鎬京被破,他也被殺,但大周並沒有滅亡,反而周幽王之弟,周攜王攜人重立大周,仍舊是天下共主……我們大秦,在您薨後,隻四年就被攻破鹹陽……”
這個話題,實在是太過敏感,哪怕扶蘇出來站台,馮去疾他這個丞相分析到這裡,也感覺有些過於大膽。
“馮去疾,不用有什麼顧慮,直接說。寡人恕你無罪,其他人也是這樣。”始皇知道馮去疾擔憂,果斷開口。
“謝陛下。”
馮去疾告謝一下後,才繼續說道:“四年鹹陽就被破,我大秦就在朱元璋他們後世人眼中,二世而亡了……這就可能導致,即便是到時候秦二世陛下被殺,但也沒站出來一個【秦攜王】,繼續讓大秦成為天下共主……”
雖然曆史上有西周東周之分,但是後世為了方便記住曆史,才人為加以區分。
在秦朝,還沒有形成這種說法。
西周滅亡後,還有東周,在他們而言,依舊是大周王朝。
朱元璋透露的二世而亡的重要信息,也讓馮去疾這些熟知曆史的人一下子就知道,大秦都沒成東秦、西秦,直接如同趙國、楚國那樣,被滅了,完了。
“所以,你是想說……我大秦在寡人死後四年就被滅了,不是簡單的繼承人選錯的問題,還有其他更加重要的問題是吧?”
都沒等馮去疾說完,始皇就知道他後麵想說什麼。
“陛下英明。”馮去疾也不說了。
“絕對不是郡縣製的問題!”
李斯直接挑明問題:“我大秦以法立國自孝公變法後,已經一百餘年,就是因此這才讓我大秦統一天下,怎麼可能四年就坍塌?”
權力向來是集中的,集中後的權力,又怎會輕易再分散。
大秦的分封製和郡縣製,就是權力集分之爭!
“問題是……李丞相,我們大秦現在實施的這套體係,不分封反而把諸王留於鹹陽,的確會導致,敵軍一旦破鹹陽,皇族一個都沒有逃掉!昔日周天子能重續大周,也是因為攜王不在鎬京,才能繼續延續大周國祚!”
淳於越也直接挑明郡縣製和分封製之爭,據理力爭道:“如果是分封製,陛下分封諸公子於各地,怎麼可能會讓我大秦二世而亡?以某之見,四年後就沒有大秦了,或許……就因為敵軍攻破鹹陽,屠戮王室,才致使我大秦後繼無人,國祚終止!若我大秦王室後繼有人,怎會二世而亡?”
此話一出,李斯沉默,都不知道怎麼爭辯了。
雖然這個討論在以往上演過不少次。
但都沒有這次知道大秦結局後探討要深入和辛辣。
在大秦滅亡的前提之下,郡縣製把諸王集中於鹹陽,的確有這樣巨大的弊端。
在前車之鑒大周的例子之前,李斯的確找不到有力反駁。
“陛下,或許……郡縣製要改一改……還是要分封諸王,這至少不會導致,帝都被破,後繼無人的問題。”
李斯也很乾脆的承認郡縣製這點缺陷,中央集團太過於集中會導致頭去了,帝國就癱瘓沒有的問題,他們確實沒考慮到。
當然,直到現在,李斯也沒有傾向分封製,依舊堅挺支持郡縣製。
隻不過,因為天幕劇透,他們提前推演到了劉邦登基後,采取的郡國並行的郡縣製1.5版本,提前試圖嘗試修複這個問題。
“唉,李斯,這個問題,以後再討論吧。”
始皇歎氣,擺了擺手,也看向馮去疾等人:“你們的說法很對,很好。但現在,還是先看天幕吧……”
問題原因是找到了,但始皇無心於此,還是想要看具體天幕能不能透露到正確答案。
馮去疾、扶蘇也不再說,安靜的看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