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華……情況應該不會像是你說的這麼糟糕……應該,大家說得對,這答案,是林嘯亂湊數的!我們大明……怎麼可能明年就亡?”
亡國之君的帽子一來,崇禎哪敢戴上。
這下也更加傾向心頭的僥幸,選擇掩耳盜鈴。
“陛下,臣有罪,請陛下責罰。”看到崇禎都這麼軟弱投降了,李邦華心頭更是悲涼湧起,也不再爭辯。
“沒事,李邦華,朕恕你無罪……然後,大家也彆過多聯想了,看太祖怎麼回答吧。”
朱由檢都後悔自己提出這個問題,生怕眾人過多聯想,隻能快速轉移注意力。
但沒用,他都提出這個問題了,也讓一些之前沒有聯想到的官員聯想開來,一些人對視一眼,心頭都起了彆樣的想法。
就一年大明就要完了啊,那麼……他們要以什麼姿勢,歡迎新老板呢?
大明,永樂年間。
“唉……林嘯也是!他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想點朕就點朕吧,乾嘛要設置這種嚇人的問題……”
“都讓父皇錯以為,我們大明二世而亡了……”
看到洪武朝堂的朱元璋,都被這個具有歧義性的問題嚇得以為大明二世而亡,永樂大帝朱棣,此時都有些哭笑不得,甚至都有些為洪武年的朱棣捏把汗。
“所以,父皇……您不覺得,如果拋開林嘯老師故意設置這個問題,在其他選項之中,他有沒有透露一下,我大明的國祚呢?”
太子朱高熾倒是沒在乎這點,也是給出了崇禎皇帝的猜測:“譬如,這二百四十五年的選項……加起來,就是二百七十六年,我大明國祚,是二百七十六年?”
“嗯,二百七十六年?太子,你想說……朕攻破的金陵,不算攻破帝都,而是父皇過世後的二百四十五年,京城被敵軍攻破了?”
“這有什麼依據?”朱棣和朝堂之中的文武百官,果斷被吸引。
“大哥,你在瞎說什麼啊,誰都知道,林嘯這題就是故意說靖難的!”漢王朱高煦立即不爽反駁。
“可能是針對靖難,也可能側麵也暴露了我大明國祚啊!”
朱高熾淡定解釋,拿起了一張紙,上麵寫著始皇的題目:“父皇,這是之前始皇的問題……上麵寫給始皇的選項之中,還有一個兩百三十六年……”
“您猜,我稍微算了算,始皇四年、楚漢相爭七年,西漢王朝二百一十年,還有王莽新朝十五年,加起來是多少?”
看著朱高熾紙上關於始皇的問題,朱棣有些愣住了。
秦始皇死後幾年,敵軍攻破帝都?
甲:四年
乙:十年
丙:二百三十六年
丁:一萬三千五百年
“老大,你這是什麼意思……不會是兩百三十六年吧?”朱棣下意識回答。
“父皇,您回答正確!就是兩百三十六年!”
朱高熾平靜說道:“始皇死後,兩百三十六年……赤眉軍和綠林軍攻破新朝國都長安,王莽死,新朝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