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更是震驚不已,結合曆史,瞬間腦補出朱元璋晚年昏庸的劇本:“永樂,方臘使用過的年號……父皇,難道,您晚年如同漢武帝那樣,脾氣性情大變,甚至更改國策,把……把大明弄得民不聊生,不是藩王造反,反而逼出了類似陳勝、吳廣、方臘這等起義軍?”
朱元璋聽到朱標的分析,臉色瞬間變得迷茫,懷疑人生道:“等於說,咱大明二世而亡,還要,還要追究到咱的身上?咱晚年,真的昏庸不堪?”
想到曆史上那些皇帝晚年昏庸致使國家大亂的例子,朱元璋心中滿是不安。
李善長、徐達等人麵麵相覷,大氣都不敢出。
以他們對朱元璋的了解,這條路確實很有可能。
畢竟胡惟庸案才結束一年,他們都見識過朱元璋的血腥手段,若朱元璋晚年再昏庸一些,逼得眾人造反也不是沒有可能。
“哈哈……父皇認知很準確嘛!是的……如果大明真要二世而亡,父皇恐怕真有責任!”
而在永樂朝堂這邊,朱棣看著朱元璋因為朱小章的答案和“永樂”年號而懷疑人生,忍不住大笑起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棣覺得朱元璋晚年確實昏庸,不然也不會有自己如今的地位。
朱高熾也不禁哭笑不得:“這麼說,父皇,他們給您用的這個永樂年號,竟然還有這樣的作用嗎?”
當年朝臣給朱棣上這個年號時,或許是欺負朱棣讀書少,沒想到如今這個反賊用過的年號,在這裡起到了如此意外的效果。
朱棣大笑幾聲,心情大好:“哈哈哈,永樂大帝好啊。”
此時的他,甚至開始期待林嘯公布正確答案,想要好好戲弄戲弄自己的父親。
可惜,七年級三班的課堂上,朱小章說出答案後,並沒有直接得到結論,而是在等林嘯解釋。
林嘯微微一笑,眼神中滿是鼓勵:“朱小章,回答不錯……繼續啊,你不是說,還有其他知識點嗎?”
這一問,讓朱元璋等人回過神來,七年級三班的初中生們也都好奇地看著朱小章。畢竟這道題涉及的曆史知識太深奧,他們大多都不了解。
“還有個知識點,就是……這一題問的是真正的大明帝都被敵軍攻破!”
朱小章在眾人的注視下,繼續有條不紊地分析:“如果結合上課剛剛開始的,始皇死後四年鹹陽被劉邦攻破,秦朝滅亡的考點。”
“這一題……你就是在考,朱元璋死後,大明帝都北京……是朱元璋死後多少年被敵軍攻破的。”
“那麼,就要做一個簡單的計算題了!”
“已知朱元璋是洪武三十一年死的……而大明國祚,是二百七十六年,276減去31,恰好245年,那麼本題的答案,就是丙了!”
“朱元璋死後245年,崇禎十七年,大明帝都被闖王大軍攻破!崇禎歪脖子樹上上吊,大明滅亡,享國276年!”
朱小章的這一番分析,條理清晰,展現出他對明史的熟悉程度。
七年級三班的學生們聽完,卻都一臉茫然地看向林嘯,不知道這答案到底是對是錯,課堂的緊張氛圍和學習效果瞬間拉滿。
林嘯看著朱小章,笑著問道:“哈哈,分析得都對了,那麼……這一題,你選什麼?”
朱小章自信滿滿地回答:“還用說麼,這一題,如果結合秦朝曆史,帝都被攻破就滅亡了,就是答案丙,兩百四十五年!”
“但如果僅僅是大明帝都攻破,映照扶蘇、朱標等人的命運,以及你想要達到的課堂效果,這個答案,就是甲:四年!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大明帝都金陵,被靖難軍攻破。”
這兩個充滿信息量答案一給出,毫無疑問再次在大明朝堂上掀起了驚濤駭浪。
“慢著……咱大明沒有二世而亡?!”
朱元璋滿臉震驚,又帶著幾分驚喜與疑惑:“咱大明的國祚276年?”
“還有咱洪武三十一年死了……可,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又是什麼東西?”
一連串的疑問,也是讓朱元璋也難以消化這些巨大的信息量。
朱標也完全愣住了,喃喃自語:“映照扶蘇、我的命運,課堂效果……大明帝都金陵被攻破,四年……如果是帝都北京被闖王攻破,又是276年?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