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刀體暗紅流轉,恍若一塊在煉爐中燒得通紅的烙鐵,倏忽浸入血池,淬出三分凶煞,七分凜冽。
細觀此刀,刀身寬闊厚重,自吞口處陡然展出一派霸氣弧光。
其形如秋雁橫空時舒展的鐵翼,孤高森嚴,隱隱透著天穹之威。
刀脊之上凹著一道血槽,自柄至尖縱貫而下,宛若雁骨錚錚。
這般設計不但消減了刀身重量,更平添幾分淩厲線條。
握在手中沉凝如山,揮動時卻生出意想不到的輕靈。
當真是一柄沙場劈斬的利器,每一寸鋼胎鐵骨都在訴說著千鈞之勢,令人想見其馳騁疆場、斷戈裂甲的雄姿。
此刀重量分寸,分明是兼具豪勇與擔當的豪傑之刃,最是適合施展“九重驚雷刀”。
楚凡掃了一眼“山河社稷圖”麵板——
【靈蘊:41.3】
【修為:築基第一境,養血99%】
【技藝:九重驚雷刀(未入門)進度:(5/10)(特性:無)】
三日過去,倒也算收獲滿滿。
每日啃一隻燒雞,也讓靈蘊值增長快了許多。
可惜身上銀錢太少,如今雖能天天吃上燒雞,卻買不起山參、寶魚這類稀罕物事。
更不用說當初趙天行給的朱鱗血蟒肉那般珍品了。
“養血”之境,隻差一縷氣血便可突破。
唯“九重驚雷刀”進境緩慢,令人無奈。
“九重驚雷刀”的修煉,與“血魄九刀”不同。
無論是“血魄九刀”,還是“七星連珠斬”,任何人都能從零開始修習,便如從零修習“十二形拳”一般。
“九重驚雷刀”卻有一道門檻——須先悟“刀勁”。
此關不過,未凝氣血者,絕難入門!
按曹師所說,最好是凝聚三縷氣血之力、突破至“養血”境後,再修煉“九重驚雷刀”。
那日曹師去劈柴小院尋他時,也是這般叮囑。
當時楚凡還以為,曹師是想讓他先將重心放在修煉“十二形拳”上。
畢竟那五關,皆是為築基而設。
而“十二形拳”,本就是衝五關、築根基的玄妙法門。
根基尚未築好,便想著修刀——就連劈柴小院裡那劈柴三人組,都笑他好高騖遠。
曹師願意這般早便教他“九重驚雷刀”,想來是覺得他修刀的天賦頗高,先打打基礎也好。
不管怎樣,先修“九重驚雷刀”,總比他天天劈柴好。
如今真開始修煉,“刀勁”果然卡住了他的進度……
即便練刀一下午,也才勉強漲上一點經驗值。
這般修煉下去,實在是事倍功半,難度遠在“十二形拳”之上!
欲學“九重驚雷刀”,先悟刀勁。
否則一切皆空。
悟得刀勁,方能參透九重勁力。
氣血之力若還未凝聚而成,又如何感悟“刀勁”?
參不透刀勁,即便有強大氣血之力,也難以儘數發揮。
便如黑熊抓著刀亂砍一般,猛雖猛了,終究隻是蠻力。
而蠻力,終究有限得很。
他身負“山河社稷圖”,尚且如此。
旁人若想在“養血”境之前修煉這門刀法,更是難如登天。
所以這幾日,曹師所教的,也僅是些理論知識,以及這門刀法的粗淺刀招。
說到底,這幾日的修煉,不過是為日後真正習刀打些基礎罷了。
還好……
三天前,他已凝聚出第二縷氣血之力。
離突破養血境,隻差一步之遙。
經過這三天的修煉與琢磨,他對“刀勁”的理解,也已深了幾層。
楚凡緊握住長刀刀柄,緩緩運轉起兩縷氣血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