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府之外,李平安正麵色難看的分析著發生的各種事情。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出意外的話,應當就是趙瀅占據了欣悅的成績,而且……女帝多半也參與了進來。
李平安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天真,他清楚想要證明李欣悅的清白,絕對不是一拍腦袋去衙門報案就能成功的。
所以,隻有將事情徹底鬨大,才能有著一線機會。
“老夥計,想不到最終還是要用上你了。”
從懷裡摸出一塊赤紅色巴掌大小的牌子,李平安的臉上露出幾分回憶之色:
當初離開朝堂,為了防止麻煩,他讓老武頭銷毀了所有和自己有關的消息,但在武家父子的強烈要求之下,他還是留下了最後的一樣物品,那便是手中的這塊寫著‘見之如朕’的令牌。
將令牌握在手中,李平安邁步朝著西城的方向走去。
當初大虞初立,武家父子感歎百姓生活困苦,為了防止他們遭受權貴壓迫,曾向李平安問計。
在李平安的建議之下,凡大虞之城,皆設有‘蒙冤鼓’,隻要是大虞百姓敲響蒙冤鼓,無論是在何時,還是狀告何人,衙門都必須立刻開案,並且在城中百姓的監督之下進行審理,永安城的蒙冤鼓就被設立在西城處。
蒙冤鼓初設的時候,幾乎每日都會被敲響,一年後好幾個月才會被敲響一次,直到老武頭駕崩,甚至一年都不一定被敲響一次。
李平安也沒想到,有朝一日他會用到這東西。
不過想到李欣悅現在還在牢獄之中,李平安也不想繼續浪費時間。
一路疾走直接抵達蒙冤鼓處,李平安忍不住一愣:
“這是……蒙冤鼓?”
按照他給武家父子的建議,無論大城還是小城,隻要是設立蒙冤鼓的地方,都要有至少兩名以上的金鱗衛守護,並且為了防止守鼓人員被腐化,還必須要每半年進行一次輪換。
依據常理而言,蒙冤鼓作為皇室為民做主的重要象征,肯定日日打掃,保證其潔淨與威嚴。
然而現在,李平安看到的卻是一張被雜草覆蓋,甚至連原本麵目都看不到了的破鼓。
除此之外,守衛在蒙冤鼓旁的也不是隻對皇帝和太子負責的‘金鱗衛’,而是兩個衣服鬆鬆垮垮,正在打著哈欠挖鼻孔的普通衙役。
“老頭兒,你是乾什麼的?”
見到李平安目光直直的盯著蒙冤鼓,兩人的注意力也被他吸引了過來。
若是以前,麵對如此情況,李平安或許還會在意一二,不過現在他隻想早些將李欣悅救出。
朝著兩名衙役拱了拱手,李平安這才繼續開口道:
“我要敲鼓。”
“敲鼓?什麼g……”
話語說到一半,剛剛問話的衙役才反應了過來:
“你要敲蒙冤鼓?”
目光落到李平安的身上,兩個衙役的眼睛猛地瞪大,就像在看一個不常見的怪物:
“老頭兒,你想死就去彆的地方,可不要連累到我們兄弟。”
聽到為首衙役的話語,李平安不由得眉頭一皺:
“怎麼,這蒙冤鼓敲不得?”
“這不是廢話?”
翻了一個白眼,為首衙役看向李平安的眼神中滿是嫌棄:
“自陛下登基以後,海晏河清,哪裡還有什麼冤屈需要到動用蒙冤鼓的程度?”
“更何況……這鼓可是太祖所設,豈是你一個泥腿子能隨便觸碰的?”
目光落到李平安的身上,為首衙役繼續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