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隻要她不大手大腳的花錢,等熬過這兩三年,憑她的本領,隨便乾點什麼都能讓全家過上富裕的好日子。
葉箐芸單獨把一百元拿出來,剩餘的三百元不動。
她想,一百元用到夏收絕對足夠。
可第二天來到紅岩公社供銷社,葉箐芸才發現她家裡什麼都缺,什麼都要買。
蚊帳、暖壺、菜刀、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杯子牙刷肥皂被子這些通通都得買。
得虧現在天氣熱,被子薄,不然厚棉被還得花更多錢。
而且屋門前那塊不到兩百平的自留地她得種上菜,以後才有菜吃,眼下買菜都要錢。
對了,今早她出門前,四個孩子眼巴巴的問她能不能買點肉回家。
孩子們饞肉了。
葉箐芸站在肉攤前咽了口口水,她這個三百多歲的孩子也饞。
可惜票本裡沒肉票。
那怎麼辦?
肉票緊缺,隻能用彆的票再加點錢找人換。
買好肉,葉箐芸背著大包小包回到生產隊,做了頓豐盛飯菜犒勞自己和孩子。
在美食的作用下,母子五人心理上的落差瞬間被撫平。
回到鄉下的生活,和在城裡也差不多嘛~
結果睡前一算賬,除去用掉的票,一百元居然隻剩下十八塊!
葉箐芸不敢相信的看了看躺在自己身旁的小兒子,又看了看睡在床上的三個女兒。
難怪說孩子是吞金獸,原來養孩子這麼費錢!
想想也是,她今天買的生活用品全是五人份,而且這些帕子牙刷杯子什麼的還不能共用,不然非打架不可。
“再這麼花下去,一年怕是都撐不住。”
葉箐芸在心裡告誡自己,手要緊起來。
不能按照原來在城裡的生活水平繼續過了。
不過光節流也不行,還得開源。
......
早上六點鐘,生產大隊的上工鈴敲響。
葉箐芸五點半就起了,早已燒好一鍋熱水裝在暖瓶裡,又蒸好五個紅薯用餘火悶在灶上,囑咐老大記得給自己和弟弟妹妹泡半杯麥乳精。
這幾天又趕路又搬家,未免水土不服,得給她們吃點好的補補身體。
當然,葉箐芸也沒虧待自己的嘴,給自己泡了一杯麥乳精。
一口奶一口紅薯,吃好喝好,乾勁十足前往隊上集合點,開啟勞作的一天。
葉箐芸從保管員那領到一隻背簍和一隻鐮刀。
問清楚生產大隊附近的大概情況後,立馬朝河邊走去。
隨行還有兩個剛來的年輕知青,十八九歲的樣子。
估計沒比葉箐芸早來多少天,鐮刀都使不好。
隊上養了三頭豬,一天要吃兩頓。
上午十點半一頓,下午五點半一頓。
剁豬草和煮豬潲水另有人負責,葉箐芸三人的任務就是提前把豬草打回來交給喂豬的人。
葉箐芸早上割三背簍,下午割三背簍。
中午也沒閒著,到處去找豬草,提前為下一天踩好點。
兩個知青跟著她轉,累死累活也隻是勉強早上一背簍,下午一背簍。
背簍還裝不滿。
因為裝太滿他們倆背不動!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兩個新來的小知青看著葉箐芸卷生卷死,心情相當複雜。
既怕她不卷導致搶不過其他生產隊的人,又擔心自己會被她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