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不是沒見過大場麵的人。
省裡投資百億的重點項目,國外技術領先的工業園區,他都帶隊考察過。
那些地方的現代化與科技感,曾一度讓他為河源縣的落後而感到焦慮。
但眼前這座建築,依舊帶給了他一種前所未有、直擊靈魂的震撼。
“李書記,這邊請。”
許易的聲音將眾人從失神中喚醒。
一行人懷著複雜的心情,跟隨著許易,走到了那扇渾然一體的巨大金屬門前。
沒有鑰匙孔,沒有把手。
就在眾人疑惑該如何進入時,許易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純黑色的卡片,在門旁一個毫不起眼的凹槽處輕輕一刷。
“滴。”
一聲輕響。
巨門在一陣低沉的能量嗡鳴聲中,緩緩向兩側滑開。
那一瞬間,一股溫暖、濕潤,裹挾著濃鬱到極致的草木清香與泥土芬芳的空氣,撲麵而來。
那是一種……生命的味道。
純粹,乾淨,充滿了令人心曠神怡的活力。
所有人,包括李安在內,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隨後,當他們邁步跨過那道門檻,身後的巨門緩緩合攏,將外界的燥熱與塵土徹底隔絕。
一步之遙,兩個世界。
門內的景象,讓不少人一時間陷入進呆滯之中。
入眼所及,是一片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
各種各樣的蔬菜,以一種近乎野蠻的姿態,肆意地生長著。
鮮紅的番茄如同瑪瑙串,掛滿了枝頭;
翠綠的黃瓜頂花帶刺,筆直地垂掛下來;
紫色的茄子油光發亮,個個飽滿;
而那一壟壟的白菜,更是卷著緊實的菜心,綠得像是要滴出水來。
穹頂之上,模擬著最適宜作物生長的柔和光線灑落,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水汽,溫度和濕度都維持在一個讓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範圍內。
“這……這……這不可能!”
農業專家王建國快步衝到一壟黃瓜前,扶了扶眼鏡,整個人幾乎要貼上去。
他看著那些幾乎一模一樣大小、間距精確到厘米的黃瓜,又低頭看向地麵。
地麵不是土壤,而是一種深褐色的、顆粒狀的培養基質。
他伸出手,撚起幾粒,在指尖揉搓。
不是普通的種植土。
他再抬頭,看向那密不透風的種植密度。
黃瓜藤與黃瓜藤之間,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空隙。
這徹底違背了他幾十年的專業認知。
他猛地轉過身,看向李安,聲音都有些變調。
“李書記!這不科學!這完全違背了已知的農業原理!”
王建國的情緒很激動,他指著眼前的景象,像是在捍衛自己的信仰。
“植物生長需要空間,需要光照,種得這麼密,它們會為了爭奪陽光而瘋狂徒長,下方的葉片會因為光照不足而黃化腐爛,根係會互相擠壓,爭奪養分和水分,最終導致大麵積減產甚至絕收!”
“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任何一個老農都懂的道理!”
他的話,讓剛剛從震撼中回過神來的眾人,心裡又升起了新的疑雲。
是啊,專家說的沒錯。
這地裡,看著是長得好,但好得太不正常了。
李安的目光也變得銳利起來,他看向許易,等待一個解釋。
麵對專家幾乎是咆哮的質問,許易臉上沒有半分波動。
他平靜地走上前,語氣從容不迫。
“王專家,您說的都對。”
“但那是在傳統農業的範疇內。”
他走到一株番茄旁,輕輕撥開肥厚的葉片,露出了下方連接著根莖的一根極細的、半透明的軟管。
“我們這裡,不存在爭搶。”
許易指著那根細管,向眾人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