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楊光林和李東升還真是辦事兒的人!”
蘇浩找了個僻靜的地方,停車,將嘎斯67收入空間,走向13號四合院的大門。
一下午,他隨著楊光林、李東升巡視了一遍電動製磚機的生產狀況。
由於新車間正在蓋,現在的電動製磚機生產,還比較分散。
鑄件,依然在鑄造車間進行。
機加工件,分散在不同的機加工車間進行。
電機生產倒是有了一個單獨的地方,但也是在一間倉庫裡進行。
製磚機組裝,還沒到那個份上,暫時沒有。
鑄件和機加工件,對於機械廠來講,都不是問題。工人們拿上模具、工藝標準等直接開乾就行。
電機生產,對於機械廠來講,是一個真正的新項目。
首先是轉子用的矽鋼片,這就是一個難題。
種花家這時候,還生產不出來這種低矽剛才,需要從大毛那裡進口。可現在,雖然和大毛還沒有翻臉,但那個赫什麼魯已經去大漂亮走了一圈。
兩家翻臉的時間不會太長。
矽鋼片,人家大毛不打算賣了。
還是鄭部長從彆的地方,給調過來的一些存貨。
也就是十幾噸的樣子。
估計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又得斷頓。
當然,對於蘇浩來講,沒什麼影響。兩台製磚機,能用多少矽鋼片?
接著是定子用的漆包線。
這玩意兒也是大毛的貨,人家照樣卡脖子,照樣需要從國內調配。
剩下的第三個大難題,就是測試設備了。
這個是必須的,主要是測試定子做好後,是不是擊穿,也就是漏電。
好在,機械廠就有相應的設備。
機械方麵,難點就在油壓缸,油壓軸的生產了。油壓軸還無所謂,找個圓鐵棒就能搓出來。
油壓缸就麻煩了。
這是真沒合適的材料。
一個製磚機上的油壓缸,能有多大?但現在的種花家也生產不出來。
最後,隻好暫時放棄。
從兩套高壓設備,精簡為一套——隻采用曲柄連杆機構,進行壓製。
好在,這個東西不難。
從材料到技術,機械廠都具備。
要不說這個時期的工人老大哥,就是強!在這樣的條件下,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硬生生將電機、各種鑄件、機加件等,生產了出來!
而且,經過工人和技術人員的聯合研究,充分利用電機的動力輸出,製磚機上脫坯的模具倒是又增加了一套。
這就使得本來一次可以壓製4塊標準磚,變成了8塊。
生產效率直接提升了一倍!
蘇浩很滿意。
當下就讓楊光林先給組裝兩台,讓劉家莊先用著,順帶的,也檢驗一下產品的性能。
辦妥了這件事,蘇浩的擔心幾乎就沒有了。
磚窯,包括烘乾窯,估計劉家莊那邊已經建好;電,楊光林已經派出了兩個電工班,進駐劉家莊。
再過兩天,電動製磚機到位,那就可以組織生產了。
不過,還缺一樣東西——那就是挖掘機!
這個也好解決。
本來,按照蘇浩的想法是要去一趟東北的沈重的,搞一到兩台挖掘機回來。但這不是蘇宇、蘇宙馬上就要飛大漂亮了嗎?
蘇浩決定,讓他們順手牽羊從大漂亮“牽”幾台回來。
不要錢,還能增加獵取積分,何樂而不為?
當然,在腳盆雞也可以搞,他們的三菱重工就生產這玩意。但蘇浩嫌腳盆雞的東西太偷工減料,不抗造。
這個世界,論工業產品,尤其是重型機械,還得說是大毛和大漂亮。
大毛的東西抗造,但耗油而且傻大笨粗。
大漂亮的東西,科技含量高,抗造上差點但要比腳盆雞的東西強太多了。
所以,蘇浩決定挑選大漂亮的。
搞回來之後,蘇浩想著,扔給機械廠一台,讓他們拆了,看看能不能照葫蘆畫瓢。
彆小看這隻是一台挖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