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老李,你擱我這玩什麼字眼呢?欺負我語文不好是不是?”張濤帶著開玩笑的口吻說道。
這位音樂編導本名姓李,所以張濤便稱呼他為老李。
李編導聞言也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知道他說的話容易引發歧義。
於是,他從一旁的桌子上找來紙筆,把治愈和致鬱這兩個詞分彆寫了出來。
“張導,咱們第一期的主題是這個治愈,但林明這首歌給人的感覺,卻是這個致鬱了!”
有了字麵解釋。
張濤立刻就明白過來。
但很快,張濤就想到會不會是自己壞事了!
這第一期節目的歌曲主題,當時就是由他口述給林明的。
但是…林明他不會理解錯意思了吧?
把治愈理解成致鬱了。
這這這…鬨的,把張濤都給整傻眼了。
不過這事也賴他,沒有給林明說清楚。
這一點張濤還是很給力的,沒有把錯誤怪到林明頭上。
但張濤當時是真的沒想那麼多。
他完全沒有想到,治愈還有同音詞叫致鬱呢!
“你趕緊把林明的歌稿給我看看。”張濤急切的說道。
而李編導也不敢耽擱,連忙就把歌稿遞給了張濤。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
和李編導一樣,張濤在看到歌詞的第一眼,就被深深的吸引了進去。
而等到張濤通篇看完,也忍不住的驚歎起來:“這首歌…牛逼!”
一旁的李編導也隨即附和道:“牛逼吧?我也覺得牛逼,但就是太偏離主題了,要不,讓林明重新寫一首符合主題的歌?”
李編導後半句給出了一個提議。
但張濤可不這麼想。
先不說這麼短的時間裡,林明還能不能寫出一首歌曲來?
好吧,就算能,但新歌的質量能比得上這首十年嗎?
所以,李編導的這個提議,直接就被張濤給否定了。
“現在寫歌肯定已經來不及了。”張濤拿著歌稿說道。
而就在張濤內心思考著解決方案的時候,他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什麼。
“誰說這首歌不符合主題的,這首歌簡直太符合主題了!”張濤改口說道。
李編導:???
此時,李編導滿腦袋都是問號。
導演你真的看清楚了嗎?這首歌完全就是致人抑鬱的歌曲,哪裡治愈了?
而就在李編導不明所以的時候,張濤又開口說道:“你看這最後一句歌詞。”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發現我的眼淚,不止為你而流,也為彆人而流。”
“這句歌詞的意思是什麼?不就是在勸聽眾放下嘛!”
“就算一段感情刻骨銘心,但終究要被另外一段感情所代替,既然如此,我們可以留戀那段刻骨銘心的感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一直被困在那段感情裡!”
“你告訴我,這不是治愈是什麼?”
“這是林明對我們本期歌曲主題更深層次的理解,致鬱即是治愈!”
張濤劈裡啪啦的說了一大段。
而李編導卻聽傻了。
好家夥,難怪你才是節目總導演呢,你這…也太能扯了吧!
能扯就算了,但偏偏還能扯幾分道理出來。
就連這位李編導都覺得,張濤說得挺有道理的。
誰說致鬱就不能治愈了?
致鬱是手段,治愈才是目的!
於是,李編導忍不住的朝張濤伸出一個大拇指說道。
“張導,牛逼啊!”
張濤這會兒也有些沾沾自喜。
這都能被他圓回來,他確實牛逼。
“行了,歌曲就這麼定了,回頭要是有網友有疑問,就按照這麼去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