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
朱元璋愣了一下。
倭寇?
就是東南沿海那群上躥下跳,連個正經國家都算不上的海盜?
至於把事情搞得這麼大?還他娘的成了“華夏五千年最大憾事之一”?
朱元璋覺得這神仙八成是誇大其詞了。
可下一秒,天幕之上浮現出的畫麵,卻讓他徹底閉上了嘴。
那是一座島。
一座狹長的,由四個大島組成的巨大島嶼。
它的麵積,比整個高麗還要大上一倍。
天幕之上,清晰地標注著島嶼上的山川河流,平原城池。
更讓朱元璋眼皮狂跳的是,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標注。
【佐渡金山:儲量驚人。】
【石見銀山:世界級銀礦,巔峰時期年產量占世界三分之一。】
【人口:約千萬有餘。】
……
嘶。
奉天殿前,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如果說之前的金礦銀礦,還隻是讓一眾戶部官員兩眼放光。
那這“千萬人口”四個字,就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哪是倭寇!
這分明就是一個人口千萬,物產豐饒的海外大國!
“此島遠懸海外,想要征伐,需建多少樓船寶船?又要耗費多少錢糧人力?”一名禮部官員率先發出疑問。
“縱使我大明國力強盛,可如此勞師遠征,怕不是要掏空國庫?”
“窮兵黷武,隋煬帝三征高句麗而亡國,前車之鑒,不可不察啊!”
文官隊列裡,質疑聲此起彼伏。
朱元璋也皺起了眉頭。
他打了一輩子仗,深知遠征之苦。
跨海征伐,那可比陸上征戰難上數倍。
這筆賬,怎麼算都算不過來。
莫非那個木正居,真的老糊塗了?
就在這片疑雲籠罩奉天殿時,天幕之上,金色的字體緩緩浮現,解答了所有人的疑惑。
【在木正居擔任首輔之職下的大明,是華夏上下五千年,從未有過的鼎盛。】
【一個疆域之遼闊,國力之強盛,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之巔。】
畫麵流轉。
一張巨大無比的疆域圖,在天幕上緩緩展開。
【經過永樂、洪熙、宣德三朝帝王不計成本的征伐,以及鬼相木正居近百年的苦心經營。】
【至木正居去世之前,大明,已是前所未有的,橫跨大陸與海洋的超級帝國。】
朱元璋從龍椅上站起了身。
他盯著那張疆域圖,呼吸都變得急促。
橫跨大陸與海洋的超級帝國?
【更重要的是,木正居以其超越時代的眼光,對大明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火器!】
【木正居親自主持火器改良,從永樂朝開始,便不計成本地投入研發。】
【神機營的火銃,從最初的笨重火門槍,進化為燧發槍的雛形!】
【射程更遠,精度更高,裝填更快。】
【大明的紅衣火炮,從笨重的碗口銃,進化為可以快速機動的“野戰炮”!】
【木正居甚至親自設計了火箭彈的簡易版,讓大明軍隊擁有了遠程打擊能力!】
【此時大明的火器水平,領先世界至少二百年!】
武將隊列裡爆發出一陣驚呼。
火器!
這玩意兒他們知道!
雖然現在還很笨重,但威力確實不俗。
可要是能改良到天幕說的那種程度……
那打仗還不跟玩似的?
【政治製度。】
【木正居完善內閣製度,建立起一套高效運轉的官僚體係。】
【他設立的六科給事中製度,讓權力得到有效製衡,他推行的官員考核製度,讓能者上,庸者下!】
【他建立的情報網絡,讓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官們麵麵相覷。
這些製度,聽著就讓他們頭皮發麻。
權力製衡?官員考核?
這是要把他們這些讀書人,都當成可以隨時替換的工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