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來了,為什麼是木正居?】
【問出這個問題,就證明你根本不懂這位“鬼相”的恐怖之處。】
【在永樂一朝,木正居的權勢已經達到了一個臣子所能想象的極限,甚至超越了極限。】
【我們先說文官集團。想當年,他以“南北卷”之策,一手打破了南方士子對朝堂的壟斷,成為了天下所有北方官員心中唯一的精神圖騰和世俗神明!】
【隻要他還活著一天,北方籍的官員,上至一部尚書,下至一縣主簿,就唯他馬首是瞻!
他的意誌,就是北方士林不可違逆的聖旨!】
【那南方官員呢?永樂帝常年禦駕親征,這偌大的帝國,無數的政務,從錢糧賦稅到官員任免,是誰在處理?全是他木正居一個人!】
【二十年來,他一手提拔了多少南方才俊?朝堂六部,有一半的尚書是他的門生故吏!】
【他根本不需要拉幫結派,因為整個文官集團,都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他的形狀!】
【毫不誇張地說,在永樂年間,皇帝主外,首輔主內。朱棣代表著大明的兵鋒,而木正居,則代表著大明本身!】
【再看武將集團!大明最引以為傲的火器部隊——神機營,是他力主創建的!
那縱橫草原,讓瓦剌聞風喪膽的“火龍駒”和“鎮漠戰車”,是他親手設計的!】
【這些部隊的將領,從上到下,隻認木公,不認主將!那是真正意義上,獨屬於他木正居的私兵!】
【就連號稱京營精銳的三千營、五軍營,裡麵又有多少將領是他一手簡拔?
他都不需要開口,隻需一個眼神,這些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驕兵悍將,就得乖乖跪下喊一聲“老師”!】
【所以,永樂大帝將天子劍交給他,那不是信任,也不是授權。那是在承認一個事實——此刻的大明,隻有木正居,能鎮得住!
他不是將權力交給木正居,而是哀求木正居,用他那早已籠罩整個帝國的權勢,來繼續守護朱家的江山!】
【這,就是永樂大帝最後的,也是最無奈的布局。】
這番話,讓朱元璋徹底震撼了。
他看著天幕中那個握著天子劍的木正居,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
老四……你這個哥們兒當的是真夠義氣的。
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做,會把後世子孫推到一個多麼危險的位置上?
如果不是天幕率先將朱瞻基的托孤場麵放了出來,他估計早就已經對著旁邊的小朱棣破口大罵了。
天幕的畫麵再次切換。
漠北大營中,木正居握著天子劍,站在朱棣的遺體前。
他看著那張安詳的睡臉,久久沒有動。
故人,終究是一個個地離他而去了。
從蜀漢到大明,數百年光陰,他送走了一位又一位君王,一位又一位戰友。
高處不勝寒的孤獨,再次將木正居包裹。
他緩緩伸出手,為朱棣合上了雙眼。
朱瞻基跪在一旁,哭得撕心裂肺。
"爺爺……爺爺……"
木正居緩緩開口,"殿下,節哀。"
朱瞻基抬起頭,眼眶通紅,"老師,我該怎麼辦?"
父親這幾日身體也不好,偏偏爺爺在這時候駕崩了。
朝中那些叔叔們,尤其是二叔朱高煦,虎視眈眈。
自己能鎮得住這些叔叔嗎?
能穩住大明的江山嗎?
朱瞻基越想越慌,甚至有些六神無主。
木正居看著他,那雙半眯著的眼睛裡閃過一絲了然。
這孩子,終究還是太年輕了。
他沉默片刻,緩緩從懷中掏出一個黃綢包裹的方盒。
"殿下。"
朱瞻基擦了擦眼淚,看向他。
"老臣有一物,要交予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