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大明製,官員年假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直至次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後,共計二十多天。
雖不比前宋假期優渥,也足以讓辛苦一年的京官們得以喘息。
往年,許多自認無關緊要的衙門,在月初便會進入“半歇”狀態。
官員們心照不宣地尋由頭告假,隻為提早返鄉省親。
今年的臘月初一,氣氛卻截然不同。
承天門外,廣場周遭,乃至更遠的街道,人群圍得水泄不通。
身著各色品級官服的官員們翹首以待。
更有無數消息靈通的士子、吏員、豪仆、商賈,也都伸長了脖子,朝宮門方向張望。
人人臉上都混雜著好奇。
這時,一位風塵仆仆的老者,在兩名隨從的陪伴下,穿行而過。
年紀約莫六旬,官袍雖舊卻漿洗得乾淨挺括,麵上滿是久經沙場的剛毅與長途跋涉的疲憊。
他奉詔從地方趕來京師複官,卻被盛況空前的景象弄得一怔。
老者詫異之下,順手拉住一個拚命往外跑的小吏:
“今日並非大朝會,為何聚集如此多人?各部衙署為何無人辦公?”
那小吏被人拉住,本不耐煩。
一看老者官威隱隱,立刻換了副麵孔,咋舌道:
“這位大人,您是從外地剛回京吧?六日前,咱們陛下出關,得了真武大帝親傳仙法,如今已是陸地神仙一般的人物了!”
老者眉頭十分明顯地皺了一下。
旁邊另一個吏員見他似有不信,忙湊過來佐證:
“千真萬確!那日陛下騰雲駕霧,懸在奉天門上空,小的家就在附近,親眼所見!滿朝文武都跪拜迎接呢!”
孫承宗麵上依舊沉靜,隻淡淡道:
“哦。那爾等聚在此處,又所為何事?”
“哎呀,大人您想啊。”
先前那小吏興奮地手舞足蹈:
“陛下得了仙法,卻沒有藏私,還從真武大帝那兒求來了仙藥——叫什麼種竅丸!”
“聽說凡人吃了,就能脫胎換骨,具備修仙資格。”
“三天前,陛下在奉天門公開拍賣仙藥,好多大人都買到了!”
“今天就是那些得大人入宮修煉的日子,陛下要親自講授無上道法呢!”
“我等無緣仙道,但遠遠看一眼仙家氣象,沾點仙氣也是極好的!”
孫承宗聽完這匪夷所思的敘述,一顆心直往下沉。
他久在邊關,深知建虜凶頑,國事蜩螗,正是需要天子勵精圖治、臣工同心用命之時。
誰知,皇帝竟在京城搞起神怪之事。
莫不是被建奴繞關嚇破了膽,如前宋妄圖靠天兵天將抵禦外侮的趙官家一般,沉溺於虛無縹緲的方術之中了?
念及於此,孫承宗不由發出一聲沉重的暗歎:
‘刀兵之禍,當以刀兵解之。’
求仙問道,連飲鴆止渴都算不上,何談君所應為?
如此徒耗國力,必寒前方將士之心。
他正暗自憂慮,前方人群發生一陣更大的騷動。
有人高喊:
“讓一讓!快讓一讓!大人們來了!”
街角處,幾輛裝飾樸素的馬車在護衛簇擁下駛來。
人群向兩側分開。
為首馬車停下,一名麵容清瘦、目光內斂的中年官員緩步而下。
“是溫大人!”
“哪個溫大人?”
“還能有哪個,禮部侍郎溫體仁溫大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