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聽說祖大壽回來是又好氣又好笑,氣的是自己位高望重居然還不如幾個年輕人麵子大,笑的是自己年紀一把居然還計較這些。
待要召祖大壽來見,程本直卻道祖大壽在關下紮營不肯進城。孫承宗剛想發怒,總兵周文鬱勸道祖大壽有心結,宜撫不宜用強。
孫承宗無奈按捺下心頭怒火,命左右隨他一起出城去迎祖大壽。祖大壽也知道要給孫承宗台階下,因此命人將自己綁了,在營門口跪迎。
兩人見了麵,孫承宗俯身將祖大壽扶起,親自鬆綁,還將皇帝禦賜的狐裘給祖大壽披上。
祖大壽感激涕零,直呼:“公真生我也。”一場關節就這樣過去了。堂上議事,祖大壽請纓收複灤永,孫承宗道:“且不急灤永,老夫已派五千兵馬襲取遵化,截斷皇太極歸路。隻待捷報傳來,便可關門打狗,將韃子聚殲在關內。”眾人皆稱善計。
皇太極帶著大軍退往遵化,路過永平,濟爾哈朗奏報遷安、台頭營派人請降,建昌副將馬光遠殺了遊擊劉鎮華也來投誠。
皇太極總算一掃數日陰霾,笑稱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命大賞馬光遠,授梅勒額真,賜冠服鞍馬。另遣有傷在身的幾位額真納穆泰、和碩圖等前往灤州駐防,又命嶽托、豪格帶一千兵護送文官先回沈陽,大兵次第行進。
第二日到三屯營,遵化守將杜度來報擊退了五千明軍,斬副將一名,獲馬千匹。
皇太極大喜,命大宴群臣,麻登雲、馬光遠、孟喬芳等幾名降將作陪,黑雲龍雖不情願也隻能陪著。
席間,皇太極意氣風發道:“自去年十月征明以來,我八旗軍克遵化,陷永平,收堡寨四十餘座,何也?天賜之機,豈容縱之。”拿起酒杯一飲而儘,接著道,
“然昌黎、撫寧不克,蓋非將士之過,實大勢未至,何況山海關易守難攻,攻之無益,徒勞我師。此番入關,大明已知曉我大金的厲害。上蒼有好生之德,吾有收兵之意。即日旋師,濟爾哈朗、薩哈璘守永平,鮑承先、白格守遷安,納穆泰、和碩圖守灤州,察哈喇、範文程守遵化。等大軍回沈陽後,自有留守兵前來更替。”後金大軍入關多日,各旗早有歸意,聽皇太極這麼說,當然群情喜悅,山呼萬歲。
後金大軍原路返回,軍行十日臨近沈陽,大貝勒阿敏、貝勒碩托及先行返回的嶽托、豪格率滿漢蒙各路官員及朝鮮使臣在遼河邊迎駕。
留守官員見大軍帶回來的擄獲多如山積,都眼紅得不行。大貝勒阿敏忍不住對皇太極道:“各位兄弟子侄此番都大有收獲,唯獨俺這做兄長的一點沒分到,好歹也分俺一杯羹。”大貝勒阿敏係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之子,因受父兄叛變牽連長期不得誌。
皇太極知道他這個堂兄粗暴蠻橫,但關內守軍需有人替防,無奈之下隻好讓阿敏和碩托帶兵五千入關換回濟爾哈朗等人。
臨行前,皇太極放心不下,親自送出城十裡,叮囑道:“明軍雖弱,不可小視,務須勤勉謹慎,寬待漢人,取其無備之邑,避其有備之城。”阿敏不待他話說完便不耐煩道:“大汗勿須多言,俺曉得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