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柳衛東打飯回來,幾人匆匆吃過午飯。臨走時,老實的柳衛東還沒忘正事:“媳婦,這個月的家用……”
“我已經跟三妹說好了。”周娟立刻打斷他,語氣輕鬆,“她知道我們的難處。”
柳衛東遲疑地看著她,他自然懂自己媳婦什麼意思,轉而視線挪到剛才放麥乳精的櫃子。
周娟卻快步上前,一把拉住柳知夏的手,親熱地說:“三妹,我送送你們,路上小心。”
她一邊說,一邊對著丈夫使了個眼色。柳衛東無奈,隻能空著手跟了上去。
看著弟妹二人,柳衛東心裡有些過意不去,低聲道:“四弟,二哥再幫你打聽打聽,有合適的活兒就托人給你帶信。三妹,上次你出事二哥也沒回來……等發了工錢,我再補你點零花錢。”
柳知夏搖搖頭:“二哥,彆客氣,都是一家人。你們在外麵也不容易,有錢就攢著給二寶讀書吧。”
周娟立刻笑著接話:“三妹可真是個貼心人。嫂子在鎮上也幫你留意著,要是有好人家,肯定比那個陸懷遠強多了。”
“那就麻煩嫂子了。”柳知夏輕輕點頭。
離開木材廠,一路上柳學軍都悶悶不樂。
“姐……”他終於忍不住嘀咕,“我怎麼感覺二哥二嫂對咱們這麼生疏呢?”
柳知夏瞥了一眼這個隻知讀書的弟弟,淡淡解釋道:“以前家裡窮,外債基本都靠他們扛著。現在看咱們吃上了魚肉,他們心裡當然不平衡。再加上大嫂還把他們買的雞說成是自己買的,這不就把他們當冤大頭了?”
“可我說去找活乾,也能分擔一下,他們又不樂意。”柳學軍還是不解。
“傻弟弟,”柳知夏恨鐵不成鋼道,“現在進廠哪有那麼容易?你還說了隻乾一年,讓人家欠下人情怎麼還?二哥也是有難處的。”
柳學軍這才恍然大悟。
柳知夏心裡也暗歎一聲。
自己一開始居然也沒想到這一層。
估計也是連上輩子都很少跟二哥二嫂接觸,忘了他們的性子。
二嫂周娟娘家曾是做小本買賣的,後來家道中落,才嫁給了二哥。當年娶她花了家裡不少錢,這讓同樣是兒媳婦的大嫂心裡一直窩著火,妯娌間爭吵不斷。好在周娟娘家還有點人脈,托關係把他們夫妻倆都弄進了木材廠。從此,他們除了年節,就很少再回村了。
二嫂是個精明且自主的人,處事圓滑,絕不讓自己吃虧。她不像大嫂那樣補貼娘家,但也休想讓她多掏一分錢接濟婆家。實際上,他們每月給的家用,也隻夠兒子二寶的花銷。爹娘知道他們在外麵不易,為了家庭和睦,便一直對外宣稱老二家給了不少錢在幫忙還債,這才壓住了大嫂,讓她平時不敢對二寶太苛刻。
眼看快到家了,柳知夏叮囑道:“賣石斛的事,千萬彆讓大哥大嫂知道,一個字都不能提。”大嫂能為一塊肉把她賣了,她賭不起。
柳學軍知道輕重,連連點頭。
回到家,柳知夏把賣肉和麵的三塊錢,連同賣藥材賺來的兩塊錢,一共五塊,都遞給了母親。
張秀英看著她的錢,疑惑道:“這錢哪兒來的?”
“這三塊錢是賣了陸家給的賠禮換的。另外這兩塊錢,是我去賣了山裡的貨拿的。”
張秀英連忙擺手:“都說了那三塊錢是給你的賠禮。你自己賣東西的錢,更該自己留著。家裡有你二哥給的錢,夠用了。”
柳知夏沉默片刻,才輕聲道:“娘,今天我們見了二哥二嫂。他們說手頭緊,這段時間的家用,就不交了。”
張秀英臉色一僵:“什麼意思?這是想跟家裡斷了?”
柳知夏輕歎一聲:“估摸著是看我背簍裡的魚,以為咱們家寬裕了。而且,上次大嫂帶回來的雞還是二嫂買的。也讓她知道了。”
張秀英一聽,怒意退去,化為一聲無奈的長歎:“也罷……他們夫妻也不容易,就當是給二寶存著讀書吧。隻是這事要讓你大嫂知道了,準得鬨翻天。”
柳知夏再次把五塊錢塞到母親手裡:“所以這錢您先收下,把外債還了。”
她湊到母親耳邊,壓低了聲音:“娘,上次我跟沈同誌進山,找到了不少值錢的藥草,一斤就能賣五塊錢!”
張秀英倒吸一口冷氣:“什麼東西這麼金貴?”
“跟您說了也不懂。總之山裡還有,等風頭過了我再去采。咱們先把外債還清,手頭寬裕了,家裡的矛盾自然就少了。”
張秀英重重點頭,收下了錢,眼神也變得堅定起來:“行。這事不能讓你大嫂知道。就委屈你,讓她以為這錢還是老二給的。”
柳知夏應下,又補充道:“娘,這債是為了給奶奶看病借的,大哥二哥都在努力,我也該出一份力。”
張秀英擔心地看著她:“那山裡危險不?”
“不危險。地方隻有我知道,一個人去更安全。”
“那行,你自己千萬小心。”
張秀英沒好氣地瞪了她一眼,這點小心思,生怕彆人看不出來。她故意揚聲說道:“知夏把賣肉的錢交給我了,老二也給了兩塊錢讓他們帶回來。現在手裡有五塊,我打算先去把外債還上一半。”
沈紅梅一聽錢要花出去,立刻急了:“娘!大寶都到上學的年紀了,這錢要不先留著給他交學費?反正還差著十塊,等攢夠了一起還唄。”
“放屁!”張秀英當即就火了,“人家肯借錢給咱們,是看得起咱!有錢就得先還債!你見過哪家一邊欠著債,一邊還風風光光送孩子上學的?村裡孩子讀書都晚,不差這一時半會兒!”
見沈紅梅還不服氣,張秀英又補了一句:“你要真著急大寶讀書,就把孩子交給老四,讓他先在家給啟蒙。”
“老四那文憑能教好孩子嗎?”沈紅梅想也不想就反駁,“那肯定得送去小學,讓正經老師教!娘,大寶可是您的長孫,您忍心讓他比村裡彆的孩子都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