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世上還是好人多_孑孓不獨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孑孓不獨行 > 第142章 世上還是好人多

第142章 世上還是好人多(1 / 2)

沈霈,關外奉天省澄洲縣郊人,因是家裡的小兒子,得關外最常見的小名“老疙瘩”。沈家本是當地頗有祖產的富戶,奈何沈霈的老子染上博戲的癮頭,不但敗光家產,還因博戲送了自己和大兒子的性命!僅僅入村塾不到百天時間的沈霈因為父兄之死而廢止學業,與二哥同去替父報仇卻隻有十二歲的沈霈隻身逃回。二哥死後,沈霈和幼妹隨母親逃離祖地。作為家裡僅餘的男子漢,十三歲的沈霈便離家討尋生計,在大車店給南來北往的商客端過茶水,洗過車馬,狠狠地長了見識,更學會了一套綠林切口。跟過麵點師傅起早貪黑地乾活,四裡八鄉地趕集賣燒餅,因為刨刀磨得不夠鋒利而挨過木匠師傅的木尺和巴掌。還學人做過挑擔走鄉串戶的小貨郎,賣點針頭線腦給鄉下村婦,賣些麥芽糖和撥浪鼓之類的小玩意給村童,甜酥餅和高粱飴算是沈霈擔子裡的頂級好貨,一般也隻有稍微像樣些的人家才舍得買。還隨獸醫師父到處給牲畜瞧病,馬也治,牛、羊也醫,那才是真苦,經常腿著走百十裡地,夜宿山野也是尋常。

沈霈自小聰慧調皮,學手藝也快,做啥都能賺到些錢。可惜有那麼個父親“珠玉”在前,沈霈和他那兩個早亡的哥哥都沾染了博戲的癮頭,賺到錢也留不住。也是因為嫌棄手藝活賺錢少,賺錢慢,才在幾年間接連換了幾個行當。

心有不甘的沈霈在奉天省內四處遊蕩,饑一頓飽一頓是常事。

那年大盛海軍跟桑落在海上拚殺,陸地上在奉天省也有跟桑落人對陣的戰場。

因為會給馬瞧病,會騎馬的一技之長,實為躲債和混上一口飽食,流落至戰場附近的沈霈入了大盛朝軍隊的夥。

沈霈有手藝,為人伶俐會來事,短短數月就從摸不著校場邊的獸醫和兼任燒飯夥夫的軍營邊緣人升任到哨長之位。

哨長大小也算個官,不再是普通兵勇,餉錢也漲了一大截。

戰爭因大盛朝未敗卻主動認輸、賠款而草草結束,沈霈自然是未立寸功、不得封賞。恰逢軍隊得令換防關內,不想背井離鄉的沈霈便從營地裡“順”了些許財物不告而彆!

這是應得的,沈霈毫不虧心!

歸鄉的沈霈因為這段不長的履曆成了親,還有了個女兒。也是因為止不住博戲癮頭而再次身敗名裂的沈老疙瘩索性入了“綹子”,成了個山吃海喝還無人敢隨意欺辱的快樂“胡子”。

在綹子裡再怎麼混都隻是一個看馬、醫馬的“弼馬溫”!

換個綹子,再換個綹子,大綹子,小綹子都一個鳥樣!

到底是在外見過世麵還當過官的人,沈老疙瘩生了不甘於人下的心思。

大盛朝極速衰敗,朝廷收縮力量拱衛京畿要地,關外虛空,亂象四起。沈霈在地主老丈人的扶持下,撮合遊說周邊鄉、屯的富戶、大戶共同出資,也弄出了關外特有的“保險隊”。

誰出錢、誰受益,保險隊當然主要是維護出錢的地主和大戶們的利益,保險隊保護區內的貧苦人家和小戶們可壓榨不出太多的油水。為了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亂世裡存活下去,為了維護、壯大自己的保險隊,沈霈不得不絞儘心思地賺錢。

在保險區是保險隊,在保險區外當然就是關外人最為熟知的胡子,沈霈的保險隊當然也乾了與綹子同樣的營生。

弱肉強食的世道裡,在日複一日的爭鬥中,沈霈吃過虧也吞並過其他保險隊。

踏入高一等的台階總會有更強大的敵人在等著!

一來二去,沈霈如願以償地從鄉野踏入城鎮,成為蜚聲關外綠林的好漢。

名不正則言不順,保險隊再好終究是綠林中人,如同狗肉上不得台麵!

山東“鬨拳”,直隸、京畿和周邊數省皆有響應,奉天省雖是關外卻也沒少應從之人。世事變幻之快超乎想象,“拳民”忽然就從大盛朝的有功之人被打成作亂的匪類!朝廷聯合多方勢力聯合絞殺之下,懵懂無措的“拳民”們被肅殺乾淨。

大盛朝廷終於將目光再次投向它的關外“祖地”!小鎮保險隊長沈霈再一次遇到一場大機緣。

沈霈耍弄一些綠林手段取得派駐奉天省“肅匪”的大盛官員的好感,保險隊終究被收編,沈霈也成了一名大盛朝廷的馬隊幫帶!幫帶為一營之副官,是統領數百人的實權官。

此後沈霈算是踏上了一條官路坦途。

桑落和羅斯人在關外爭鬥,大盛朝廷不聞不問,熟知關外情形的大盛沈管帶卻幫了羅斯又幫桑落,反正就是誰給的好處多就幫哪一邊。左右逢源,賺了個盆滿缽滿。

漢昌起兵事,關外沈霈為朝廷立功,得受封賞,官階驟升,沈大帥嶄露頭角。

民主國建立,沈霈因為是方大帥的老部下,被授予中將師長,關外奉天省都在沈大帥的照拂之下。

沈霈好似是有氣運傍身之人,在節節登高途中周圍的兄弟一茬、一茬地換,他竟然沒怎麼受過傷,還結交到現在盤踞關外各地的大帥兄弟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沈霈本以為這是一次再尋常不過的迎來送往,唯有一點特殊之處就在於貴客的身份,方家的方漢韻在一個稍微有些尷尬的時間來關外。沈霈剛剛婉拒了方大總統給自己加官進爵的“好意”,難道是方大帥對自己聽調不聽宣的行為有所不滿?故意派遣親近之人前來敲打一下自己?

沈霈私下還是喜歡稱呼北京那位民主國大總統為大帥,方大總統也喜歡聽,說明是自己人,顯得親近!

彆看奉天沈霈近幾年來實力膨脹的快,在關外的一眾大帥兄弟們之中也是能一言定鼎的拔尖人物。其實沈霈很怵北京那個有鷹視狼顧之相的男人,他應該是沈霈在這個世界上唯二怕的人。即使是現任關外總督、對自己有提攜之恩的老長官沈霈也敢當麵說個“不”字,直麵權勢頂天的方大帥時沈霈卻隻敢點頭稱是。也就是關外向來自成一統,從來就是天高皇帝遠之所在,那方大總統要麵對的麻煩又太多,不願意多費心搭理自己,沈霈才敢亂中取栗,受了官,人馬卻不離奉天省!沈霈所怕另外一個人自然是那個事實上已經掌管大帥府的女兒,整個奉天城誰人不知沈霈在大帥府也得聽沈大姑奶奶的安排。

嗬嗬,關外漢子從來都是在家聽長姐話,成婚後疼媳婦兒,更有長女管家的習慣!沈霈寵溺大女兒,當然也“怕”這個自小受自己牽連甚少享福的閨女。

方漢韻不是官場中人卻是方大帥眾多兒子中名聲最顯之人,各路進北京的“草莽”大帥大多喝過渤津方大先生的酒!奉天、直隸和山東三地向來親近,這三地的江湖人也走得近,綠林好漢沈霈在北京也參加過方漢韻的酒宴,喝過他一杯敬酒。

方昭兒到奉天城後沒四處招搖閒逛,在大帥府跟早已到位的各路大帥們喝了一場酒就算完成了“使命”。

方昭兒並沒有帶話來關外,沈霈和關外其他大帥兄弟們卻唯恐態度不夠謙卑,唯恐讓北京那位真將目光注視到關外,這可是關乎身家性命的大事。滿座大帥要說依靠自己搏命,依靠運氣登上現在的位置,誰不虧心?誰沒得到過方大帥的直接或者間接地扶持?誰又不想得到更多的扶持?何況大總統占據了“正統”名份,各路大帥卻都是來曆各異,誰不希望得到“封正”?!大帥最缺的永遠都是糧草和軍費,被大總統承認後,或多或少都能分得到一些軍費份額!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方大總統本就是天下大帥中實力最強的那個!

拳頭大說話管用永遠是不破的真理。

方家人出現在奉天城,沈霈的態度,騎馬、火車、汽車奔赴奉天城的各地大帥,無一不證明關外“諸侯”依舊在方大帥的麾下。

沈霈之流的那點小“忤逆”和小心思在大勢麵前微不足道,大帥們誰人不是桀驁不馴之輩,不然怎麼能夠在這世道裡脫穎而出?

方大總統可以放心地麵向南邊,看向外麵,去應付那些“跗骨之癢”。

一場宴席各有心思卻依舊能夠賓主儘歡,雙方都算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天光微亮,壓根沒怎麼睡的方昭兒再次登上沈大帥的專用火車,清冷的站台上隻有衛兵默立。哐次哐次火車尾拖掛著一節堆滿關外“土產”和一節裝載三匹駿馬的車廂越來越快地駛離奉天城。

沈霈和他的大帥兄弟們有一個算一個,都在這趟專用火車上,都要湊個熱鬨,一起去大連港口認識一下臨海大糧商。

這就不得不提昨兒那場宴席,被以無數種理由敬酒方昭兒始終醉意不顯,那些大帥們倒是一個個“原形畢露”。

一位不知道敬酒幾回的大帥,他再三再四地邀請方昭兒去他的地盤耍耍,這位大帥可是騎廢了幾匹好馬才堪堪趕上這場宴席。諸位大帥都是戎裝出席,都是威武異常,就這位大帥,雖說不是蓬頭垢麵,卻也能說是衣衫襤褸。

幾次敬酒過後,方昭兒都知道他的地盤山好水好,草場更是豐美,山裡有無數山珍、林木,那邊的水裡有金沙,可是他最拿得出手的卻隻有草場上的千裡良駒!一旁的沈霈當即就替自家好兄弟將那幾匹馬轉贈給方昭兒,比方昭兒更早到奉天城的三匹駿馬本是他打算送給沈家幾位侄女、侄兒們的禮物!

方昭兒拒絕不得,宴席上諸位大帥送的禮物方昭兒統統笑納,無一推脫!

方昭兒非常真誠地,也非常大聲地跟這位麵有疲累卻沒少喝一分酒的大帥坦言自己這次來關外實在是抽不開身前去赴約。

大連港有一位朋友是早就約好了要見的,不能失約!

那是什麼人物?需要方大兄弟你勞累奔忙?

來,我敬你。

方昭兒跟這位臉色泛白唯有鼻頭通紅的大帥碰杯,仰頭乾儘,拿起酒壺給兩人又添上。

我這位朋友就是臨海的一位糧商,他剛從美國歸來,要不是為了見我這會兒陳老板的輪船應該停靠在臨海港碼頭了!

陳老板的貨輪可是裝著幾千萬斤糧食在大連港外飄著呢!若是萬裡大洋安然渡過卻在家門口出點啥意外,萬一損失了糧食,罪過大可就大了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糧食沒進倉,總歸有風險,我可不敢耽誤陳老板的寶貴時間。

糧商?糧食?幾千萬斤?!

其實不用這位熱情大帥的重複,宴會廳內這會兒就挺安靜的。

方昭兒一言一行都被密切關注著,都上心著呢!

方昭兒沒撒謊,陳禮明的船的確在大連港口外的海上漂蕩呢。再者,他真的覺得這位熱情大帥的地盤太過荒僻,肯定是個了無趣味的地方。不然,你聽哪個大帥跟自己不停誇讚自己的地盤是個山好水也好的地方?誰的地盤又不是一樣的山好水好?端是同一片大好河山。

關外自古地廣人稀,大盛朝兩百多年間對關外又看得嚴密,很神秘,令人神往!可是,為啥要放著臨海,北京這樣的花花大世界不去享受,去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充軍”?

方昭兒自然不願意鬆口,沒陳禮明這事也不會答應!

聽聞大連港竟然有幾千萬斤糧食,誰不動心,誰不吃驚?那可真的是一座糧山啊!

諸位大帥都是手握重兵之人,每年人吃馬嚼也要消耗不菲的糧食,可是誰會有機會看過幾千萬斤糧食堆砌在一起的壯觀景象。

俗話說家有餘糧心不慌,糧食是華族人永遠拒絕不了的誘惑,沒誰會嫌棄糧食多,拚命闖關東就是因為關外比關內容易吃上飽飯!

關外不缺糧食,那是因為關外地廣人稀,且黑土肥沃,糧食產量高,隻要願意下力氣墾荒種地就不會挨餓。

其實關外的糧食那也是很緊俏的,白手起家的大帥們最知道糧食的重要性。有糧就能召來吃糧的兵,有人手了,再籌措些刀槍,餉錢不也就有了。糧餉充足,裝備精良,那麼就能擴充地盤。有糧民心就穩,民眾安居樂業,大帥們得到更多的糧餉,得到更多的忠心敢拚殺的部曲!有糧食大帥們就有變得更強大的機會,機會才是奔赴未來的真正起點!

大帥雖“土”卻不傻,試問誰不想要一個穩定的糧食的來源?

眾大帥不辭辛苦地從奉天城奔赴大連港,當然是為了當麵結識這位陳姓糧商,一個能從異國一次帶回幾千萬斤糧食的華族人。

沈霈和他的大帥兄弟們心照不宣,這很可能是大家夥唯一一次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獲得穩定糧草供應的絕佳機會。

再次入席沈大帥的接風宴,推杯換盞間,杜明升卻在犯嘀咕。

就這樣?自己帶來的生意怎麼說也是千萬銀元級彆的,就這樣已經算是敲定了?白紙黑字呢?沒有白紙黑字總得讓人認識一下關外的煙土商人不?在關外做買賣難道真的如此與他處不同?!僅僅是那楊震雷兄弟輕描淡寫地幾句話就能管?沈大帥的名頭在關外比真金白銀還好使?

臨海不隻是杜明升這夥人在做煙土生意,或者說黃富貴的背後勢力不隻摻和這一攤生意!隨著杜明升的貿易公司生意蒸蒸日上,現在去買英國人的貨不但需要提前預定,還要給出三成的定金!然後就等貨入臨海的碼頭倉庫,清點、驗貨後當場就得錢貨兩訖!至於供貨商換人頻繁的“大班”提出合同外的“小漲價”那都算是小事!外國人收“茶水”錢就是這麼明目張膽,不滿足他們最後吃大虧還是自己!


最新小说: 聖女大人,我隻是個雜役啊 綜武:雪月開賭坊,女俠被玩壞了 明搶 直播偷考卷,十萬考生全滿分! 邊關戰王,從搬屍體開始變強 不生了!主母重生悔婚!絕嗣權臣哭瘋 被奪修為後成為天道代言人 向往的美麗生活 逆天邪神:師尊,你不太對勁 清冷美人下鄉,糙野硬漢寵妻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