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臨海居不易_孑孓不獨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孑孓不獨行 > 第16章 臨海居不易

第16章 臨海居不易(2 / 2)

渤津靠近北京又是運河的終點還是海港城市,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渤津成為北方重要的商貿樞紐,鬼精的外國人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塊風水寶地,它們在渤津也有圈地建租界。姚老頭就是要去渤津的法租界修建新教堂才被綁架的,現在還不知生死。

渤津作為入京門戶,水陸交通咽喉之地。江北各家江湖門派想要揚名立萬,廣招門徒,在渤津開設道場、會館或者學校就是很好的選擇。其實能在渤津站穩腳跟的門派,其自身本事不容置喙,自家有錢或者有人願意投錢供給才是主要原因。窮文富武這話不見得都對,但是練武想要練好確實需要大量金錢供給。渤津江湖人物名聲最大的要數到渤津大俠霍師傅,他成名於渤津,盛於臨海。在臨海創辦的精武體操會,楊三強和師兄林懷渤曾經慕名去過。可惜霍師傅過世後,他剛開辦不久的會所,就學員四散,壓根沒幾個人在那練武。直到會所遷到洋槍隊舊址,學員人數才多了些許。現在精武體操會在四處修建分會所,應該是得到什麼勢力支持了。

李莊,原來不過是青島灣邊上的一個小漁村,現在已經是青島這個新城市最繁華的地方之一。

一個大客棧邊搭著一個半人高的木頭台子,三丈見方。

靠近這個擂台圍著好幾圈人。周圍牆上,房上,樹上都有看客,竟然還有好些外國人跑來看熱鬨。

看熱鬨這事情真的不分種族,國家、地域,估計是天性。

劉二爺是地主,走近擂台,到處有人打招呼,一番見禮後才帶著楊三強到中間擺好的座椅邊上坐下,楊三強當然站到在劉二爺身後。

這次擂台不為比武,其實是渤津道上各大門派、會館帶著各家剛出師的徒弟門人出來見世麵、拜碼頭。

劉二爺也是按舊例招待,幫助年輕一輩人揚名立萬,大家都是這麼走過來的,這就是江湖的人情世故。

上擂台的都是年輕男女,太祖拳,八卦掌,螳螂拳,譚腿,鐵布衫……刀、槍、劍、刺。鏈子錘。各式拳腳,十八般武藝一一登台表演,叫好聲就沒停過。其實大家最期待的是壓軸的比武,劉二爺這邊派出三人和渤津那邊前幾年出道的師兄們比試,那才是真正的精彩。

劉二爺轉頭問楊三強:小楊,你也算是咱山東拳法傳人,要不要上去玩玩,師兄們都會注意不會傷到你的。

楊三強平時和師兄練拳,兩人之間經常切磋,沒有和外人交手經曆,就說道:二爺,我一會兒看看師兄們比試,今天這擂台就不上去了,畢竟學拳沒幾天。煩請二爺私下找幾個好手幫我喂喂招就好。

劉二爺也不勉強這人高馬大的孩子,笑著點點頭,安排幫內幾個好手一一上台比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過程不重要,結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江湖後繼有人。

晚上就地安排招待渤津來客,拆掉擂台,幾十桌的席麵鋪將開來,有大酒樓送酒菜。

劉二爺是東道主,眾人紛紛敬他這個江湖老前輩願意提攜後輩,讓劉二爺沒忍住一下子就多喝了幾杯。

劉二爺喝得滿麵通紅也不忘記拉著楊三強的手,不讓他去住客棧,直接領回家:楊三強遠道而來,人都到青島了,還是林大姐的親戚,怎麼可能住外麵。這不是打我劉二的臉,以後哪裡有臉去臨海見林大姐。

早飯後,楊三強去見劉二爺。

這二爺正在花園裡擺弄一支手槍,嘴裡還叼著雪茄。看見楊三強被管家帶過來,忙招手:三強,快,來來來,這槍不錯啊,真漂亮。

劉二爺手上擺弄的這把柯爾特轉輪手槍是定製型,不但槍管比普通的要長一截,子彈也大一圈。原本是雪茄館裡陳列的藏品,林桂芬買了下來,另外還有兩百發特製的子彈,這次讓楊三強帶著送給劉二爺,另外還有一箱雪茄,兩百大洋。這大洋和雪茄其實是楊三強添進禮單的,畢竟這次來青島交易肯定會請劉二爺幫忙,況且楊三強還想著在青島開一間洋行。

楊三強拿過來手槍熟練的拆卸、擦拭、裝配,子彈填裝,遞給劉,二爺。劉二爺看的很認真,結過槍後自己也練習了一遍,當然沒楊三強熟練,可是很努力,這事不難,多練習而已。

正商量著找地方試槍,管家帶進來幾個人。原來是渤津武術會的李晟藝帶著同輩來拜訪。

進屋落座,上茶水。劉二爺開心的對管家說:來,把臨海林大姐給我帶的雪茄給各位兄弟嘗嘗。

很快托盤上擺著一排雪茄送到每個人麵前,楊三強熟練的拿起雪茄用火柴烘烤,剪頭,再點燃。

幾個大俠也有人懂雪茄,選了自己喜歡的顏色,拿起來在鼻子下麵一聞,豎起大拇指,誇這雪茄是極品。

李大俠練的是形意拳,在河北道上名氣不小,也是剛在渤津立碼頭。這次渤津同行例行跨海來山東訪友拜山,李大俠當然是要參與進來的。

今天專門來找劉二爺,就是為了聯絡兩家的江湖感情,相互走動,取長補短。

在劉二爺家大花園裡,兩個身影正在過招,楊三強剛習武不到一年,正是有癮頭的時候,這種切磋看得他眼熱、手癢,偷偷地問劉二爺能不能也上場試試。

劉二爺大笑:趁著李大哥在這裡,剛好讓他帶來的兄弟和你過過手。你小子,昨天那擂台讓你上去練練,你不上,當時有那麼多江湖同道看著,瞧瞧,今天都登報紙了,這是多露臉的事,哈哈……。

李晟藝轉頭看著劉二爺身邊站著的高大少年:小兄弟也是練武的?

楊三強見李晟藝轉頭問話,趕緊回道:是的,李大俠,我練的是太祖拳。不知能不能勞煩李大俠帶來的朋友指點一二。

李晟藝點點頭,招招手讓一個站在不遠處的中年漢子過來:二爺,這位是韓暮霞,剛從山西習武歸來。現在絕對是咱這形意門裡數得著的好手。

韓暮霞抱拳向劉二爺問好,劉二爺笑哈哈的拉出楊三強:不知韓大俠能不能指點指點我這小兄弟。

韓暮霞大約三十多歲,麵容微黑,身材修長健壯,雙目炯炯有神。

楊三強和韓暮霞上場切磋,出乎意料,這兩人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急於分出勝負,似乎是韓大俠給楊三強喂招。

原來韓暮霞和楊三強剛搭上手,就發現這個年輕人雖說練拳不久,但是他的拳意卻很濃。

交手過程中拳腳相擊,韓暮霞用上了卸字訣,可是和楊三強對撞到的身體部位依然會發麻,就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是個怪力小子。

多交手幾招,韓暮霞就發現更大的問題,就是這楊小兄弟缺乏實戰經驗。現在兩人是切磋,如果是實戰韓暮霞可以在十招之內就能拿下這場對決。

楊三強也發覺出自己的不足,在交手過程中韓大俠幾次對自己的要害發出攻擊,這些攻擊楊三強竟然沒法救援,抵擋不下來,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對麵的韓大俠願意繼續和自己交手,這就不是普通的切磋了,這簡直就是同門長輩對晚輩的指點錯漏。

在楊三強將自己所學所有招式都對韓暮霞使了個遍,又打亂招式再來一遍,韓暮霞都一一化解,並沒有手忙腳亂。

終於比試的兩人停下手,楊三強鄭重地抱拳彎腰向韓暮霞致謝。

韓暮霞扶起楊三強:楊小兄弟,咱同為武林中人,今天剛相識,交淺言深,我更不是你師門長輩,按說輪不到我來置喙。可是我就這性子,加上小時候也練過幾年太祖拳,今天我就多嘴幾句,希望楊小哥不要介意。

楊三強更是抱拳彎腰:韓大俠,望您能指點晚輩,晚輩感激不儘。

韓暮霞頓了頓,開口說:你小子其實悟性很高,學拳不久就懂得招式不用老,變換使用。我就給你簡單說說太祖拳和形意拳,老話說的好,拳法無高低,關鍵在於精。一套拳法流傳千百年,更是各有厲害之處。咱練拳的也得多見識其他武術,這樣兼容並濟,取長補短,更能精進對自家拳法理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祖拳步法靈活,長打短靠,爆發力強。攻防起如風、擊如電、前手領,後手追,兩手互換一氣摧。勁力發於撐、攔、斬、卡、撩、崩、橫、塞。講究的就是剛柔相濟、虛實並兼,這些同傳你拳法的師傅講的可對?

楊三強不停的點頭,韓大俠說的這些要點師兄的確都教過,現在聽韓大俠說來也是熟悉異常。特彆是切磋的時候楊三強發現了好多處自己練功的時候沒注意到的細微之處,這些小破綻在高手眼裡比天大,剛才韓大俠已經很客氣了。要是相互搏命呢,楊三強忽然不敢再多想,更加認真的聽韓大俠的指點。

我現在修的形意拳又叫心意六合拳,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形意拳拳法簡單、實用,以三體式練基本功為內功,故有萬法源於三體式之稱,而五行連環拳則多變,十二象形拳更是身法靈活。

形意拳內外兼修,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韓暮霞不但給楊三強詳細講解了一番自己練習太祖拳的經驗,指出了楊三強練拳的不足,又很大方的給小兄弟介紹了自己現在所練的形意拳,詳細得很,連比劃帶解說,就是師父教拳也不過如此。

這些就是我練拳多年自悟的些許小道,讀書不多,楊小兄弟暫且一聽。

楊三強感激,更佩服這個剛剛見麵就願意提點自己的大俠,真的是一個性格磊落,大方豪爽,毫不藏私的江湖奇人。

他眼中有神,眉宇飛揚,意氣風發,就是楊三強認為的武林大俠的模樣。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眼前這黑壯高大的韓大俠應該介於兩者之間了吧。

喜歡孑孓不獨行請大家收藏:()孑孓不獨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修煉狂潮 最強駙馬,江山美人我都要 後宮生存法則:我是富察不是白月光 穿宋後與語文天團為敵 莫謝塵緣 混沌種植空間 存活意義 新王倫新梁山 權臣把我送暴君?重生夫人睚眥必報 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