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強帶著他去王禎的包間,親自推開門讓進這個中年人。
哈哈!劉炮仗!
王麻杆!哈哈!
兩個中年人開心的抱在一起,後背錘的咚咚響!
等這兩個人終於消停下來,楊三強跟王禎告辭出門。
王禎伸出手攔住了意欲轉身離開的楊三強:楊小弟,你不用離開,我來給你介紹一下。
拉著楊三強的手,王禎向好友說:劉老哥,這個小兄弟叫楊三強,我和你提過的,前兩次辦事,我帶著的軍火就是這個小兄弟幫著張羅的!嘿嘿,在這臨海江碼頭楊小兄弟還出手救過我們那小穆兄弟的命哦!
楊三強並不認識王禎嘴裡的小穆兄弟是何人,但是能夠可以和王禎稱兄道弟的人物肯定也不是普通人就是了。
王禎又指著劉老板:喏,楊小弟,這個劉炮仗可不簡單哦!劉暢,拿過盛朝的進士功名,進過翰林院,還出國遊學多年,是民主國高層官員!哈哈!
劉暢白了一眼王禎,雙手握住楊三強的手:楊小弟是英雄出少年啊!你彆聽這個偽莽夫囉嗦,他怎麼不提自己帶兵打仗的英勇,一個讀書人卻成了帶兵的將帥?哼,再說我那是前任,已經辭職了!現在就是一隻野鶴。
楊三強也算是半個讀書人,當然知道進士有多難考!正牌進士可是全國前幾十名!整個國家參加科考的讀書人何止千、萬?說考進士是萬人搶過獨木橋一點不為過,能考中進士的就沒有簡單的人物!
既然王老哥不避諱自己,楊三強就讓兩位老哥去坐下聊天,自己端茶倒水,開酒瓶,準備雪茄。
好久不見的兩個老朋友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
楊三強出門前就安排好了的,現在茶水剛好入口,解渴又溫涼!
劉老哥,你好好的高官不做,怎的跑回臨海了?
劉暢剛放下手裡的茶杯,楊三強又上前添上,劉暢笑著上下打量了楊三強一眼,轉頭說:我跟那個方大帥尿不到一個壺裡!話不投機半句多,何況國家大事,他和咱從根子上就不是一種人!
哦?王禎也放下手裡的茶杯,他來的早,已經喝過茶水,隻是抿了一小口。開口說:劉老哥,你對那個方大帥不滿意可以提出意見嘛!畢竟現在民主國剛成立,百廢待興!你提出的那個新式教育修改方案不就很好,兩條針對中學和大學教育的方案也挺受教育界同仁們讚同的嘛!這些新方案北京那邊不都通過了?
雖然兩人是多年好友,但是工作從來就不同,同為高官,卻要從彆人嘴裡或者報紙裡才知道對方最近的消息。
是啊,你也說是北京那邊,讓那個大帥來南京,他百般推脫,最後還不是妥協了?他在北京上任!王麻杆,你我都是把頭彆在褲腰帶上反對盛國的人哦!他方胡子是什麼東西?他就是舊軍閥,對就是軍閥!還是盛國培養出來的,他舍不得放下軍權,你軍方實職不也被他解除了?現在是啥?哈哈,留守?南京留守!就像大明朝廷在南京留著的後備班子,擔著高官名頭的養老閒差!
說起那個方胡子,劉暢就滿腹怨言,看不起他,就是橫豎看不起。
王禎也沒話說,低頭看著腳麵,估計想起什麼人了,情緒有點低落。
好久才抬頭說:劉老哥,你說的這些我都懂,可是這些年我們誌同道合的朋友死傷損失多少?能夠快速結束大盛的統治,這方大頭還是出了不少力的,不然民主國不可能這麼快成立,按我和崔哥的估算怎麼也得推遲四五年才能成功!所以當初方將軍提出他想要當這民主國的掌舵人,我們也都同意了!可是,劉老哥,我們可以不做高官,但是我們不能將這犧牲好多兄弟才取得的成果拱手讓人啊,想想當初,我們一起起事反對盛國,多少朋友倒在盛國爪牙的槍口之下。就是你,劉老哥,你一個進士卻帶著人去研究定時器,不也差點被炸死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三強在一邊聽著,他總算明白了民主國為什麼不是那個崔先生當家,這些人真的是什麼都能談的。
願望是好的,但是結果卻不然當初所想,這就是王老哥現在遇到的尷尬。
劉暢眼睛也紅紅的,開口說:是啊,我當時去弄那種危險玩意,純粹就是趕鴨子上架!可是王老弟,我現在猶豫了,我們和我們那些死去的好友拚死拚活的搞事,好不容易挨到現在,可是現在民主國做主的是軍閥!這個民主國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
和我們想象中的不一樣,那我們就努力、努力再努力。爭取將她變成我們想象中的模樣!所以他方大帥拿走我手裡的軍權我也同意了,無所謂,我就是要在一邊看著,哪怕他給我個閒差我也認了,我要好好乾!即使手裡沒有軍權了,那又怎麼樣!
王禎說著話,其實臉上神色落寞。楊三強也不知道這落寞的神色裡有沒有後悔兩字。
我研究歐洲強國多年,發現歐洲國家發達的共同點就是都選擇了振興實業,實業強則國力強。我們國家也要通過創辦實業才能奮起追上那些強國,縮小差距,實業興則帶動百業興!老劉,教育和實業同樣重要啊!教育可是擔負著開啟民智,振興民族文化的重任!
劉暢還是搖搖頭,開口說道:王老弟,你前不久寫的一則序文我可是記得幾句的:民主國成立,欲舒民困,厚國力,舍實業其誰。
當時我就知道你要興辦鐵路,走實業救國路線。可是王老弟,要是這實業救國能行得通,盛國李兩廣、張淮水之流不也能成功?他們力主修建鐵路、兵工廠、造船廠,棉紗廠,麵粉廠,等等,嗬嗬,盛國變強盛了?不還是亡了。那黃浦江邊的輪船製造廠可還是矗立在那呢,現在倒是個易守難攻的兵家必爭之地。
楊三強一直默默的聽著,這種時候他不敢吱聲,甚至一點響動都不敢發出來。
王禎咬咬牙,沒說話,點起一支雪茄。說道:可是我不甘心啊!盛朝沒辦到的事情不代表民主國也不行,還是得去北京見見這個方胡子,我想努力試試。
包間沉默下來,青色的煙霧嫋繞,隻有楊三強不時起身倒茶添水。
劉暢是進士,王禎也是讀書人,一陣情緒低落過後,這兩位混跡江湖多年的中年男人很快就調整過來,不再聊政事,隻聊家常和風花雪月。
得知楊三強也讀過幾年私塾,劉暢好奇的考校他了幾句經文。
沒想到這個楊小兄弟竟然能毫不猶豫的背誦出經文的出處,對這些經典的解釋也中正平穩沒有錯漏。
陳老夫子雖然喜歡小強子這個學生,但是楊三強那時候手上真的沒少挨板子的。
劉暢和王禎對視一眼,兩人輪番上陣,一番考校後發現這個小兄弟不但傳統國學經典學的不錯,就是新式學問也懂不少,語言方麵更是天才。
哈哈,楊小兄弟,你年紀不大,學問倒是不錯,在盛國那會考取功名應該不難,就是現在,小兄弟你這學問積累程度也是有資格進入大學讀書的。
楊兄弟,我劉老哥說你行你肯定行,你知道的他可是當過大官的人,他還開辦過學校。
王禎當然開心,自己介紹認識的小兄弟得到肯定,自己臉上同樣有光彩不是。
劉暢安家在臨海多年,算是坐地戶,一支雪茄兩杯酒之後非得邀請楊三強和王禎去自己家裡吃飯。
當然還是楊三強開車,載著兩位老哥回劉家。
王禎本來想留下劉老哥在雪茄館吃飯,可是拗不過劉老哥說他那有好多孤本收藏。
飯可以不吃,讀書人怎可無書。
喜歡孑孓不獨行請大家收藏:()孑孓不獨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