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的冬天陰冷,能看到的綠色隻有田地裡的麥苗和村民房前屋後的菜地,或許還有,那可能就是偶爾可見的鬆柏。
古沙井邊上的神樹被周圍十裡八鄉的村民崇拜,就是因為沒有人知道這棵幾十丈高的大樹是什麼品種,也沒有人在其他地方見過同樣的樹木。這棵神樹四季常青,落葉都少見,慕名而來的人想撿些樹枝回家都很不容易。
神樹的傳說很多,楊三強覺得可信度高的就是洪武初年以後的事情。那時候村裡幾大姓的祖輩剛從江南被遷徙到江北。據說當時就有很多家庭拉幫結夥,相互扶持,從草堰口往神樹底下趕。
最先趕到神樹下的幾戶人家就落地生根,繁衍開來。後麵再趕過來的也都散居在周圍,形成了沙缺口渡口為中心的很多個自然村落。
天氣隻要好,神樹下麵永遠會有一張或幾張桌子,會有村民在樹下玩花牌或者麻將打發閒暇時光。
即使是天氣寒冷的冬天,隻要太陽不落山,在樹下就會有納鞋底的婦人,曬太陽的老人,玩耍的孩童。
陳地主家什麼時候發家致富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因為陳地主家有那一片從明到盛朝不斷修建成的青磚大瓦房,村民都相信陳家早已富過三代,甚至是三個朝代。
村子裡也有很多戶陳姓人家,他們都是陳地主家親戚,是陳姓幾百年來開枝散葉的結果。這些人家都沒有能住在陳地主家的大莊園,用老夫子的話說就是叫強乾弱枝。
陳莊是因為陳地主家得名,陳地主的家是一片青磚大瓦房,現在主家隻有陳地主和他哥哥兩家人。
陳家大哥出仕在外,陳老地主就將家業傳給了二兒子陳禮明。陳地主一家人就住在陳家最早的祖宅裡,那是一個三進的四合院。陳管家也是從小在那個老宅子裡麵長大的,一直到陳地主結婚,陳管家一家人才搬到現在住的那地方。
秋糧裝船送往臨海,陳管家沒有隨船走。
他留下來指點指點兒子怎麼當一個合格的管家。現在主家的兩個兒子都已經在臨海上學,等他們哥倆長大,不論由誰繼承陳家,管家這個位置肯定還是大鵬的。
楊三強要去扛糧包,陳管家當然也不會反對,每天手工照常結算工錢,一個銅板也不多給。
隻是在裝船結束前一天通知他第二天再去家裡,有事。
哥,你不是很有錢了嗎?怎麼還去扛好幾天的大包。
因為陳地主家這幾天運糧忙,二強子就讓師傅先看幾天店鋪,他去倉庫管秤。
不是農忙搶收,所以陳家天黑就放工。
不用通宵運糧,也就沒有晚飯,隻是依舊每天按時結算工錢。
二強子下稱台後趕去鋪子接替師父,順便收拾一下店鋪。
單老頭讓徒弟不用這麼累,都忙了一天,趕緊回去吃飯。自己雖然已經退休不乾了,但是幫徒弟代看鋪子幾天一點問題都沒有。
楊大回來後,也帶著禮物上門拜謝過單老頭。老頭開開心心的就收下了那幾色禮品,直誇自己這個徒弟好,勤快,聰明,還孝順。
楊三強在麵點鋪跟單老頭吹一會兒牛,等弟弟收拾完一起回家。
楊大,大臨海真那麼大啊?那外國人壞不壞?有沒有欺負人?
老單頭,臨海那叫個大,嗯,比我們縣城大,怎麼的也有四個縣城大小吧!外國人茫茫多啊!他們敢欺負我嗎?我力氣那麼大,一手一個百多斤的大包,嚇不死他們!
哈哈!
村裡人都喜歡聊閒天,好多人一輩子最遠去過的地方就是隔壁鄉,可能連幾十裡外的縣城都沒去過。他們一輩子就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難得遇見一個外人。
因為村裡有一棵遠近聞名的神樹還出了個大地主陳家,所以陳莊大集在周圍幾個縣裡都非常有名。像單老頭這樣的陳莊大集上的老商戶,即使足不出戶也知曉不少地方,但是幾百裡外的大臨海就太遠了。
陳地主全家帶著陳管家搬去臨海常住,陳管家一年還回來一兩次,陳地主搬家後就再也沒回來過。
陳管家每次回來都是為了收糧要麼就是運糧,很忙,事情忙完就隨船回臨海。搬家以前,陳管家經常和老街坊打麻將或者喝點小酒,就是陳地主也是麻將桌上的常客。
現在逮住一個也是從臨海回來的人,單老頭當然得多問問。雖然楊大在臨海也隻是乾苦力,當夥計的,但是楊大也算是在臨海混過兩三年。
大臨海還是好啊!楊大,看你去臨海當夥計扛大包兩三年,怎麼人變白了,個子更高更壯了。在臨海吃的怎麼樣?跟我們這邊吃的東西一樣嗎?
哈哈,我當夥計一天到晚都在店鋪裡忙,又曬不到太陽,可不是會變白啦!
嗯,臨海那邊吃東西偏甜,其他倒是跟我們這裡差不多,就是東西死貴、死貴的。
老單頭,就像你鋪子裡賣的饊子,臨海也有,可是在臨海稱一斤饊子的錢能在你這裡買三斤。我當時剛到臨海不久,嘴饞,想稱點吃,一問價格,就不饞了。哈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嗨,還啥我的鋪子,這是你家楊二的鋪子啦!算了,不重要。你在臨海也不容易,想買點好吃的都舍不得,想吃饊子好辦啊!讓楊二帶幾斤回去,放心,楊二得到了我的真傳,做出來的各色麵點都很好,外人不知道都以為是我上手做的呢!
那陳大鵬每隔一個多月都會來鋪子訂二十幾斤饊子,滿滿一大柳筐。要送去臨海,嗨,陳禮明就喜歡我家的饊子,說在臨海買的饊子都沒我這的好吃。
我家的饊子,吃節晌的時候,一把饊子放一勺白糖:,開水一泡。那滋味,絕了。
單老頭聊著、聊著就跟楊三強吹他家的東西好。都是一個莊子裡的,怎麼會不知道。何況現在店鋪已經是弟弟在操持。
等二強子忙完,關上店鋪,出來跟師父打個招呼。兄弟兩人就一起回家,還沒吃飯呢,得現做。
許久未見的兄弟倆似乎都有很多話想說,隻要各自忙完,湊到一起就他說一句你問一句,一直不斷有話說。
第二天,二強子還是照常天不亮就起床去師父家,一番準備後,天剛亮就打開店鋪開始做生意。
楊三強是天大亮後才起床,收拾一下就去二強子的鋪子裡要了半斤油條和半斤大餅。鋪子裡有熱水,倒上一碗。就著一碗熱水,楊三強很快就將所有東西消滅。
看看天時,估計陳管家應該起床了。跟弟弟打一聲招呼,帶上一捆剛出鍋的酥脆油條就往不遠處的陳管家家裡走去。
陳管家端著粥碗就著鹹菜正在吃早飯。
陳叔,早。楊三強將手裡用稻草捆紮的油條放上桌子。
陳管家見楊三強進屋就放下碗筷說道:這麼早,吃了沒,讓你嬸子給你也盛一碗。
不了,陳叔,你先吃。這油條是剛出鍋的,熱乎著呢!
哈哈,你跟我客氣啥,沒必要。來來來,坐下來先。陳管家一指對麵的凳子。
楊三強依言坐下,開口問:大鵬呢,大早就出門了啊。
不用管他,現在是農閒時節,我讓他趁著天還沒上凍,趕緊去地裡巡查一番,看看地裡過冬肥夠不夠厚,需不需要補肥。磨嘰、磨嘰的,這不才放下碗筷,剛走。
大鵬比我小,跟我弟弟一般大,現在都開始獨擋一麵,厲害。
聽楊三強誇獎自家兒子,陳管家非常開心。喝了一口粥,放下筷子說:小強子,你才是個厲害的人。我家大鵬哪能跟你比,也就是你夠低調。要是讓他們都知道你在臨海做過的事,賺到的錢,還不得羨慕死。
哈哈!陳叔就彆拿我開刷了。哎,對了,陳叔你今天找我過來是有什麼事情。
農村人見麵不論是什麼時候,有沒有著急的事情都會客氣一番,聊上幾句話。
陳管家咳嗽一聲,說道:小強子,你還記得去年主家從洋行訂了一批武器彈藥嗎?主家讓我通過運糧船都給送回老家來了,它們現在就在陳家大院裡的倉庫裡。
哦,怎麼?
楊三強早就猜到陳地主將那批軍火給運回老家了。
陳禮明現在常住臨海,是臨海糧食商會的話事人,他有錢又有糧,不說陳禮明暗地裡青幫的身份,關鍵是還能和美國人合夥開洋行,找陳地主還能買到便宜軍火,所以陳家在臨海也是各大勢力隻能拉攏不願得罪的存在。
隻有老家這裡偏僻,裝備一批武器用來防備可能出現的小股流匪、散兵。
是這樣的,小強子。主家雖說是搬去臨海,但這裡是祖業啊!每年夏秋兩季糧食都要在老家收齊再發往臨海倉庫,老家關乎咱陳家糧行的命脈,不能有閃失。
以前倒也不怕,可不就是最近幾年打仗多了起來,主家擔心老家被人破壞。往北邊已經有好幾個和咱家有糧食生意往來的大地主被洗劫勒索了。誰知道是哪方麵下的手,反正以前沒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