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華埠裡的媽祖廟_孑孓不獨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孑孓不獨行 > 第10章 華埠裡的媽祖廟

第10章 華埠裡的媽祖廟(1 / 2)

華族人聚住區裡麵並沒有外麵看起來那麼破敗,行走其中,楊三強恍惚是行走在臨海的一條街道。叫賣聲,掛在牆上的招牌,餛飩鋪子,烤鴨店,成衣店,甚至街區路上還有人巡邏維護秩序。

路上遇見的都是奔忙生活的人,與臨海相比這裡的老人和小孩比較少。楊三強今天出門早,沒吃早飯,在路過一家包子鋪,要了兩籠屜的菜包子。

出門在外,剛到不熟悉的地方,身體比口腹之欲重要,葷腥還是算了。

謝絕店家邀請進屋吃飯,抱著一個紙袋子邊走邊吃。

包子不大,一口一個,味道不錯,菜包子舍得放油就是好吃。

地震發生在好幾年前,用出租車司機的話說,當年,聖弗朗西斯科大多數房屋要麼被地震破壞,要麼被地震引發的大火燒毀,街麵上到處是帳篷,他們全家也住在屋外好幾個月。

逛了好久,楊三強發現在看似恢複不錯的華埠內部,街麵後麵的房屋其實還是非常破舊,有很多徹底倒塌燒毀的廢墟,更多的房子一看就是經過多次修補,四麵透風,隻是擋雨而已,勉強能住人。好在就是舊金山這個地方聽說四季如春,雨水並不大,主要防備的就是路過這裡的台風。

媽祖廟在這幾個街區的核心地帶,應該就是華埠的最中心。

她是一座占地不大的二層石頭樓,跟周圍建築樣式格格不入,非常簡陋。地震竟然沒有對這座廟宇造成破壞,在四周破敗的環境裡,原本不是太高的小樓顯得非常孤獨。

廢墟上已經有好多木板房搭建起來,東拚西湊成的低矮房屋醜陋無比。也有無家可歸者甚至木板房也沒有,借用彆人家的一堵破牆或者就在木板房之間的空地用幾塊板子搭出一個窩棚,一套破爛的被窩小棚子下。

可是那座石塊搭建的媽祖廟看起來卻非常乾淨,整潔,楊三強還看到不時有人出入。

媽祖廟楊三強還真去過,在公共租界。過了蘇州河的河南路橋,天後宮就在橋邊。那座天後宮是臨海最大的媽祖廟,林姨說這天後宮原來就在十六鋪,離東門不遠,媽祖廟遷走後才修建的那些倉庫和弄堂。

臨海的那座天後宮非常大,規製非常高,主體建築高三層,有三進,有一座漂亮的門樓,門前還有兩個高高的旗鬥。天後宮裡有一座大戲台,還配有雙層樓的東西大看台,隔三差五那裡就會有戲開台,天天有廟會。那裡非常熱鬨,師兄帶著楊三強進去過,後來才知道林姨也是那裡的大香客。

大寶和小娥就特彆喜歡天後宮那的小吃,這兩個小家夥在那裡逛一天都不嫌累,兄妹倆就仗著個子不高在人群下鑽來擠去。平時沒有同齡人朋友,隻有在天後宮這裡,大寶可以用一個糖葫蘆串交到一個好朋友,去過幾次廟會,大寶就不跟姆媽一起進去燒香,拉著妹妹去找自己認識的好朋友。

舊金山華人聚住區這座媽祖廟和臨海那個規模宏大的天後宮就沒法比,可能還不如天後宮門樓高大。

楊三強走近了才發現原來這座媽祖廟隻是外牆用石頭砌成,其實裡麵是用粗大的木頭搭建的二層小樓,屋頂蓋著黑色的瓦片。

進門後就是一座寬大的樓梯直通二樓,一樓並沒有媽祖娘娘神像,隻是掛著一個寫著回鄉閣的匾額。

真正的媽祖廟在二樓,因為通往二樓的樓梯支柱上都雕著神獸紋,這些雕花過去應該都描過金,人手觸摸不到的地方還有金色光澤。

上二樓果然有一間掛著媽祖閣的房間,澤被四海的匾額下有一尊等人高的媽祖娘娘立身像。供桌上高高的木質雕花盤子裡擺著水果,點著兩盞燈。擺著一束新鮮的花,應該是精心搭配過,有一種特彆的美。

楊三強跟隨其他人後麵取了免費提供的清香,六枝清香,三支清香敬天地,三支清香拜媽祖。

也有人自己帶些水果,點心,小心翼翼的擺上。楊三強沒有準備,就從兜裡拿出些零錢,放進邊上的托盤裡,托盤裡多是一些硬幣,紙幣非常少。

廟祝是一個利索的中年男人,他一時不閒的在收拾著這個不大的媽祖閣。

楊三強也好奇這個媽祖廟為什麼在二樓,一樓的那個回鄉閣是怎麼回事?

維護一間廟宇日常運轉肯定會有費用,但是這些錢基本都靠大香客提供,比如林桂芬就是臨海那座天後宮的大香客。楊三強發現過來拜媽祖的人多少都會放一個或者幾個硬幣在那托盤裡,錢不多,但是進來的男女老少都有這份心意。

媽祖文化起始於閩州的湄州,隨著漁民,船工,商人的傳播,將媽祖文化帶到各地。東南沿海媽祖文化最為盛行,是海運、漕運將南方的媽祖文化帶到北方。林懷渤師兄提到過,北方最早的媽祖廟在北宋年間就已經建在山東長島。盛國年間修建在關外沈陽的天後宮應該是國內最北的媽祖廟,可惜在七八年前毀於火災,修建於元代的渤津娘娘宮現在是最北方的媽祖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快到中午,香客逐漸稀少,那個廟祝漢子走過來問敬香後並沒有很快離開的年輕人。

得知楊三強是剛從國內過來的,非常開心。因為他是出生在舊金山的華人二代,卻從來沒回過父母一直念叨的家鄉。

這個漢子叫杜青峰,父親老杜是從閩州老家來加州采金的苦力,母親是被賣到加州開荒種地的勞工。媽祖廟是當初被賣到美國做礦工,鐵路工和農場勞工那些人一起籌錢修建成,可以說是這片華人聚住區最早的建築。

杜青峰說著一口快速流利的閩南語,偶爾還會間雜一兩個英文單詞。好在楊三強在臨海那兩年接觸過中國天南海北的客商,各地的方言都能聽懂。

杜大哥,娘娘像在二樓,那樓下這一間怎麼回事?

杜青峰原本笑著的臉陰沉下來,看了看媽祖像,轉頭對楊三強說:楊小弟,你知道太平洋鐵路嗎?這條鐵路最危險,最長段就是咱華族人修建的,死了好多人,好多人,他們都是幾十年前被販賣到美國來的。在這裡,他們沒有家人,沒有朋友,隻能不斷勞作,甚至是死在修路的工地上都沒有人幫著料理後事,被那些美國人下令就地掩埋。鐵路修好,當年剩餘的工人分成兩撥,一撥留在舊金山,就是這條鐵路的起點,還有一撥搬去鐵路的終點,在東海岸的紐約。

我是在華埠這裡出生、長大,年輕的時候也在金礦工作過。我的父母比那些修路的前輩幸運,他們活了下來,在給那些美國人創造出足夠多的利益後得以幸存,搬來舊金山。

住在這裡的阿伯們很好,很團結。閒暇之餘經常聚會,聽他們講起家鄉,會有人聊著、聊著就泣不成聲,海船從家鄉帶來一個柚子,都要呼朋喚友的分食。回國的船票太貴,自己勞苦一輩子也沒能攢下足夠的錢,很多阿伯到死也沒有回去過,甚至是孤單老去,沒有留下後人。

有人死去之前留下遺言不願埋在此地,想要送自己的遺骨回鄉安葬。都是賣苦力過活的人啊,誰又能留下多少遺產,隻好就將他的骨灰安放在媽祖閣,希望媽祖娘娘庇護他,能帶他回鄉。


最新小说: 聖女大人,我隻是個雜役啊 綜武:雪月開賭坊,女俠被玩壞了 明搶 直播偷考卷,十萬考生全滿分! 邊關戰王,從搬屍體開始變強 不生了!主母重生悔婚!絕嗣權臣哭瘋 被奪修為後成為天道代言人 向往的美麗生活 逆天邪神:師尊,你不太對勁 清冷美人下鄉,糙野硬漢寵妻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