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禦家的英語帶著揮之不去的桑落味道,並且聲音稍顯尖銳。當初在彙賢雅築第一次聽到近衛禦家開口的時候楊三強下意識地就扭頭看向小伊萬,兩兄弟相視而笑,都有很熟悉的感覺!
近衛禦家的嗓音特彆像某一位在臨海酒館裡認識的桑落美女。
不知道小伊萬如何,反正楊三強是努力適應好久才將眼前這位昧著良心都不能說出長得周正的近衛禦家跟那個麵目姣好的綾瀨分辨清楚。辦法也簡單,就是近衛禦家說話的時候一定要看著近衛禦家,要發現他的醜陋之處!
辦法很有效,很容易,很輕易!
信田學長,藤伽兄,石油不隻是美國有,羅斯國也有,羅斯國的石油產量雖然比不上美國,但是羅斯國距離桑落近啊,至少比歐洲其他國家更近。況且羅斯國的產量在歐洲來說也是頂尖水準,現在你們又認識了羅斯國大貴族,伊萬伯爵!
你們桑落應該了解伊萬這個姓氏在羅斯國的實力吧!有伊萬幫忙,不但美國的石油可以談,羅斯國石油其實也可以談,價格也好說!關鍵是進口羅斯國石油的附加條件估計也沒有進口美國石油這麼多!
楊三強給桑落人倒茶,還以朋友的語氣勸說兩位桑落人。
選擇權在桑落手裡!
其實桑落不是沒有考慮過就近進口羅斯國產石油,可是,楊兄弟,你知道的,我們桑落跟羅斯國的關係很微妙!
近衛禦家謝禮過楊三強的茶水,跟信田正男對視一眼,苦笑了一下。
有因必有果!
楊三強當然知道這裡麵的彎彎繞!
美國的關係是我介紹的,羅斯國的關係我也給你們挑明了!
做出選擇的桑落現在伸頭放在美國人的案板上,美國人的這一刀切定了!
選擇進口羅斯國石油勝在羅斯國石油產量穩定,每年有一千兩百多萬桶!羅斯國內的石油產業公司實力有限,所以羅斯國每年都會往西邊的歐洲國家出口產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比如德國和芬蘭,嗯,主要還是德國進口羅斯國的石油最多。
桑落進口羅斯國產石油多少也是一個補充不是,羅斯國的油田大多在烏拉爾山的西邊,想要運來遠東更東的桑落,走海路航運需要繞大半個世界!不過桑落真要進口羅斯國石油還有一條運輸路線,就是走那條新修的西伯利亞鐵路!
楊三強給信田正男再次添加茶水,依舊貼心且語重心長地給兩個不停表達謝意的桑落人出主意,分析桑落進口羅斯國和美國石油的利弊。至於羅斯國石油付出什麼代價楊三強隻字未提,相信經曆過美國人的獅子大開口後桑落人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桑落真想要羅斯國的石油依舊要找小伊萬!
相信這些禮貌的桑落人會懂事!
非常感謝楊先生對桑落的幫助,這是我跟信田君給您準備的禮物!
楊三強接過近衛禦家雙手捧過來的一個長條木盒,有點份量!
哦,這是文房四寶?!
楊三強立刻就抽開木盒蓋子,近衛禦家愣了一下,轉頭看到信田正男捏著茶杯喝茶,還笑著回過來。
伽,這就是美國!當麵打開彆人的禮物是對朋友的尊重!
信田正男不慌不忙地放下茶杯,拿起熱水給自己再添滿
伽,你看,山姆這裡有各種茶,他的茶葉在我們桑落都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我覺得我們桑落應該喝不到這些茶
楊三強一一察看長條木盒裡的幾樣禮品,信田正男拉著近衛禦家離開座位,兩個桑落人開始研究一旁堆滿茶葉盒和茶葉罐的小推車!
看到近衛禦家對一叢太平猴魁非常有興趣,捏著一片茶葉又對光看紋理又細嗅味道,就差伸舌頭舔了!
拿走,山姆不會介意的!
信田正男將裝著太平猴魁的竹筒塞進近衛禦家的衣襟裡,動作嫻熟。
信田正男跟楊三強和普雷斯科特關係更熟後,特彆是跟楊三強成為正式隊員後,他來這裡不但喝茶還會理直氣壯地拿走茶葉罐。
山姆,這罐武夷茶我拿走了哦!
信田正男嘴裡跟楊三強說話,頭都沒抬,就往自己的衣襟裡也揣了一個精致的錫罐。
兩個桑落人心滿意足地坐回原位,楊三強已經在重新泡煮茶水,打開的長條木盒被放在手邊不遠。
桑落人裝在長條木盒裡送給楊三強的是一塊端硯、一疊徽墨、一套湖筆和幾張老宣紙!
文字從誕生的那刻起就被華族人賦予了神聖性,傳說倉頡造字驚鬼神!因為文字附著著華族人先祖們用汗水和血肉甚至生命總結的寶貴經驗的大功德。
有了文字的華族人先祖們就告彆了原始的口耳相傳以及結繩記事,先輩們可以將寶貴經驗和教訓用文字記錄後完整的傳給後輩。正是因為擁有屬於自己的文字,所以華族人才能夠實現世世代代傳承有序,才能前仆後繼地構建上下幾千年曆史的璀璨文明!才能讓後輩可以以史為鑒,並且屢屢破劫重生,延續華夏文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造字後的數千年裡華族人的文字在豐富,在變化。與此同時,聰明勤勞的華族人也在改變書寫文字的器具和承載文字的載體,筆墨紙硯就是這樣被先輩們發明和發現。
筆墨紙硯的發明是為了更方便書寫文字,是為了讓文字可以更長時間保存!
華族人尊重先祖,尊重文字,尊重知識,尊重有知識和傳承知識經驗的人!附帶著對筆墨紙硯也有足夠的尊重和向往!
作為這個世界上曾經最為強大,最為繁華,最為文明的國家。筆墨紙硯不是隻有王公貴族才能享有的稀罕寶物,也有貧寒之家能買得起的普通貨。可以說隻要量力而為,筆墨紙硯處處可見!也可以說隻要是有華族人生活的地方就能找到筆墨紙硯!
桑落向宗主國學習一千年多年,桑落的貴族對陸地宗主國真的非常了解,他們很知道一個讀書人對長條木盒裡的幾樣文房寶物的向往。桑落人送的這一套筆墨紙硯在陸地宗主國也屬於最為頂級的文房寶物,絕不是普通讀書人能夠集齊的奢侈品!
其實桑落人知道長條木盒裡的幾樣文房寶物對現在的楊三強來說已經不稀罕,但是他們確信楊三強不會拒絕這份善意!
能送得出去的禮物才是禮!
筆墨紙硯,不俗氣,價格還不便宜!文房寶物當隨手禮送給石油談判的中間人,送給一個華族人非常合適!
在中國,筆墨紙硯多是以產地命名,如桑落人送的端硯,徽墨,宣紙和湖筆!當然也有根據製造工藝、技法或者生產材料命名,比如硯有澄泥硯,筆有狼毫,墨有延川石液,紙有草紙等等。
陳夫子就有一塊孩童巴掌大小的石頭硯台,那塊黑綠色的硯台方方正正的,硯台表麵的墨槽平滑微凹,邊沿平滑不見多餘的雕飾,隻有側麵有幾朵漂浮著的雲朵。那塊看起來黑乎乎的硯台還有一個似乎更破舊的木盒子裝著,聽說當年陳夫子來陳莊隨身包袱裡就有這個斑駁古舊的木盒。楊三強在陳家私塾讀書幾年,平時隻見陳夫子拿出硯台擦拭、摩挲,很少用它研墨。也隻有陳莊上遇到什麼重大事情,比如陳地主家或者村民特意上門求字,陳夫子才會拿出他的心肝寶貝,滴上幾滴水,取出墨塊研磨一汪濃墨。至於清洗和擦拭硯台陳夫子更不會假於他人之手,自家老婆和女兒都不能碰,寶貝得很。
陳夫子來陳莊二三十年,教授了陳莊兩代人,陳莊上下都知道陳夫子寶貝他的硯台!私塾學童都知道陳夫子的硯台金貴,家裡大人也都這麼說。農村孩子雖然沒見過世麵卻也不是不懂事,知道那塊黑不溜秋的石頭跟自己用的硯台不是一種東西。哪怕再調皮的學童,那些個經常氣得陳夫子吹胡子瞪眼,挨戒尺打手都是家常便飯的冥頑,他們敢當著陳夫子的麵相互打鬨,敢偷吃陳夫子家曬在門口的蘿卜乾,敢偷偷藏匿陳夫子的寶貝古書,也從來不敢對那個木盒子起任何心思!
楊三強也是走出家鄉後才知道陳夫子的寶貝硯台的確來曆不凡,真的是一塊寶貝疙瘩,是名滿天下、號稱金不換的端硯!
端硯初現於初唐,聞名於盛唐時,因為產地位於端州而得名。
端硯石質致密堅實,溫潤如玉,撫之幼嫩細膩。這種隻出產於端溪附近的石頭花紋豐富易於雕飾,極耐賞玩。
用端硯磨墨寂寂無聲,貯水不凅,不損毫,發墨快,更有嗬氣研墨的傳說!
端硯自聞名起就被皇室選定為貢品,端州當地所產的端硯必須經由皇室進行分配。也就是說從盛唐至今的千多年曆史裡,至少在斷續數百年的盛世裡,端硯礦坑一直在官府控製之下。千年時間端溪附近陸續有幾十個礦坑端硯石枯竭,開采出來的端硯一直供給曆朝的皇室和達官顯貴們使用,民間絕少有端硯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