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就可以跟爹娘團聚了,也不用再受這些苦了,人間已沒什麼值得他留戀。
就在他萬念俱灰,打算跳江喂魚的時候,公子出現了。
宛如一個救世主,將他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公子說,這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上天安排的所有苦難,都是有緣故的,或是為了磨練,或是為了遇見。
遇見?
他有些迷茫,是為了遇見……公子麼?
公子將他帶回了段家,給他衣穿,給他飯吃,還給他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
叫後亭。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這是公子很喜歡的兩句詩,公子說他很適合這個“亭”字,說他長得好看,亭亭玉立。
這之後他就留在了公子身邊,照顧公子的飲食起居,陪著他讀書寫字。
日複一日。
說也奇怪,自從跟了公子,他的黴運好像突然消失了,不再乾什麼砸什麼,連為公子縫補衣裳這樣精細的活兒,都做的得心應手。
他越來越相信,公子就是他命中的貴人。
所以當那晚公子喝醉了酒,抱住他倒向床上的時候,他沒有掙紮,也沒有拒絕。
他的命都是公子救的。
他的一切,包括他的身子自然也都屬於公子。
公子想對他做任何事都可以。
隔天夫人就把他喊了去,他以為自己會受到一頓毒打,可萬萬想不到,夫人對他十分友善,還賞賜了五兩銀子給他。
讓他做公子的契兄。
所謂契兄,其實就是公子的伴讀和床伴。
這在大戶人家是很常見的。
家中子侄到了一定的年紀,身體上總要紓解,偏家族又不希望他們沉迷女色,擔心影響了學業跟前途,這時便會給他們挑選一個契兄,照顧他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照顧他們的方方麵麵。
他很開心地答應了。
能跟公子日夜都在一處,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事。
就這樣他陪伴了公子三年,這三年裡,白天他是公子的書童,晚上則是公子的枕邊人。
他對公子的感情,也日益加深。
深到……
看見公子對那位江案首隱藏不住的愛慕,便心生嫉妒!
雖然公子否認了,可若不是因為喜歡,又怎會偷偷在書房一遍遍寫下江湛的名字呢?
他心裡酸酸的,有些難過,但也知道這是遲早的事。
即便沒有江湛。
等公子成了親,老爺和夫人他們也會將自己送走的,不會讓他繼續留在段家,礙少夫人的眼。
他跟公子之間的關係,本來就不能見光……
書童沒有拆穿段秀的謊言,如往常那般,依偎在段秀的懷裡,乖順地做一個聽話的木偶。
(這一大段很像水文,但不是哦,是個鋪墊,對後麵劇情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