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做完冰棍,還能出去賣。
現在李家幾人都有事做。
李紅軍裝冰棍,要是李文秋忙不過來,他就去支援。
王海英接著裝。
冰棍賣的非常火爆。
周圍屯子來的人越來越多。
縣城有車來批發了三千根。
李紅軍帶著三個人趕工。
上午做好一批,下午又做了一批。
產量增加了兩倍。
當然,工作量大了,有獎金。
一個月時間淨賺五千多塊!
王海英每次去存錢都很開心,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每次存錢回家都買一些好吃的。
""媽,這一大包都是什麼呀?""李文龍放學回家看見大包,不知道裡麵是什麼。
""這是好吃的,我剛到屋,還沒拿出來呢!""王海英回家坐下來休息。
李文龍聽說是好吃的,手變得勤快了。
五顏六色的糖球,花生皮豆,火腿腸,紅蘋果,橘子,蝦條。
還有排骨,牛肉。
李文龍這段日子,個子沒少長。
李文秋姐妹身高也見長,都超過一米六了。
跟夥食好有很大關係。
王老爹和王旭晚上都在這吃的。
""大姑,你做飯真好吃!""王旭吃的一臉滿足。
王老爹還和姑爺喝了一杯。
隨著冰棍生意持續火爆,李家的名氣在周邊越來越大。
不僅縣城的批發商來得更勤,甚至有市裡的商家也聽聞前來洽談合作。
李紅軍和王海英開始商量擴大生產規模,他們購置了更多的設備,又雇了幾個鎮裡的閒散勞動力幫忙。
鎮裡的人回家吃住方便。
產量一下子又提升了好幾倍。
家裡的生活也越發紅火,王海英把家裡重新裝修了一番,添置了新的家具和電器。
李文龍的學習用品也換成了最好的,李文秋姐妹倆還買了漂亮的新衣服。
李紅軍兩口子乾勁十足。
王老爹和王旭來家裡的次數更多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氛圍格外溫馨。
村裡的人都羨慕李家的好光景,紛紛誇讚他們有頭腦、能吃苦。
李家的日子就像那蒸蒸日上的生意,越過越有滋味,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寒假到了,李文靜和李文龍在家裡也能幫忙打打下手。
李文靜一放下書包就主動幫著王海英做家務,洗菜、淘米、掃地,樣樣都做得有模有樣。
而李文龍則自覺地坐在書桌前,翻開課本開始學習。
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就認真地做上標記,打算等姐姐忙完了一起探討。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總結一天的生意情況。
李文靜提出可以利用寒假時間,幫忙製作一些簡單的冰棍包裝,讓產品更有吸引力。
李文龍也跟著出主意,說可以製作一些小卡片放在冰棍裡,增加趣味性。
李紅軍和王海英聽了孩子們的建議,都覺得十分可行。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文靜和李文龍白天幫忙乾活,晚上一起學習,日子過得充實又快樂。
在他們的努力下,李家的冰棍生意越發紅火,一家人的生活也更加美滿。
李文靜的寫作也沒有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