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想跟他談論“禮”?
可以。
那就讓他看看,真正的“禮”,不是掛在嘴上的空話,而是老百姓過日子的根本。
齊文昊的腦子裡,除了這個時代的儒家經典,還有著後世幾千年的曆史經驗。
對付一群隻知道守舊的書呆子,他有的是辦法。
夜色漸漸深了。
齊文昊依舊在燈下寫著東西,為明天的辯論準備著每一個細節。
李雲婉找出了他唯一像樣的青色長衫,就著燈火,用一個裝滿熱水的陶罐,小心翼翼的把上麵的褶皺一點點熨平。
一向活潑的李雲瑤也安靜下來,坐在旁邊仔細檢查他明天要用的文房四寶,從墨塊到毛筆都看得仔仔細細,生怕出一點差錯。
年紀最小的李雲兮,端著一碗剛熬好的蓮子羹,小步走到齊文昊身邊,輕聲說。
“夫君,喝點東西,歇一會兒吧。”
齊文昊放下筆,接過那碗還冒著熱氣的蓮子羹。羹湯很暖和,帶著一點點甜味,一直暖到心裡。
他抬起頭,看著燈下為他默默忙碌的三個妻子。
這一刻,他心裡的自信,變成了必勝的決心。
他知道,自己是為這個家在戰鬥。
這一戰,不僅僅是為了他自己的名聲。
更是為了這個家,為了她們眼中的期盼。
他要贏,而且要贏得漂漂亮亮!
......
望江樓是縣城裡最有名的酒樓,一共三層,修得相當氣派。
今天,這地方被人整個包了下來,辦一年一次的文會。樓外停滿了馬車,樓裡更是熱鬨,能進來的,都是縣裡的讀書人,還有些有錢的商人。
齊文昊一出現在望江樓門口,裡麵熱鬨的聲音就小了點。
他身上穿的,還是那件青色長衫,李雲婉用陶罐熨得一點褶子都沒有。可這件衣服在他家裡看著再好,跟周圍這些穿著綢緞、掛著玉佩的人一比,就顯得很寒酸。
一道道目光看過來,有好奇,有打量,還有些不加掩飾的看不起。
“那就是寫《梁祝》的齊文昊?”
“看著不像什麼才子,倒像個鄉下教書的。”
“嗬,寫戲文賣錢,終究是下九流。今天的文會談的是聖人的道理,可不是那些情情愛愛的東西。”
這些小聲議論的話,清楚的傳了過來。
齊文昊像是沒聽見,臉上沒什麼表情,目光在樓裡掃了一圈,最後停在二樓中間,那個被一群人圍著的身影上。
周明今天特意穿了一身月白色的綢緞袍子,腰上掛著塊好玉,手裡拿著把金邊的扇子,輕輕搖著,派頭十足。他很享受旁邊人的吹捧,眼神瞟到樓下的齊文昊,嘴角一勾,笑了。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看看,齊文昊在這種地方有多麼不入流。他要讓這個鄉下來的窮酸,在自己最厲害的地方,被踩得抬不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