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腦都說給爹的歐香芹,不再管後續爹怎麼跟爺爺說,閒情愜意,坐在被褥上等著到目的地下車。
“叮叮叮”
提示著火車進站,坐在車廂裡的人們開始站起身體活動,坐僵了的四肢,收理著隨身的物品包裹,檢查是否有遺漏。
有的人滿臉喜悅,有著歸家的歡悅,有的一臉失落惆悵,似乎有著無儘遺憾,沒有達成,有的一臉茫然,滿是會困惑,不知路在何方。
更有像歐家眾人這樣一臉希望,奔赴新的生活。
因為歐爺爺最後一天,堅持要去牲口車廂去照顧大青騾子,事先約定好在出站口集合。
歐亦笙組織大家,強調每個小孩的安全性,怕在混亂的人群中被人偷孩子,除歐香芹自己走以外,幾個弟弟都由大人抱著出火車站台。
大家把行李背的背好,不能背的也狂好拎著,行李少了兩個口袋,五天的時間,十幾口人消耗還真不少。
火車剛剛停穩,列車員把門打開,歸心似箭的人群,一窩蜂的往門口擁擠,在列車員高聲的嗬斥,怒罵中一點卵用都沒有……
歐家眾人拎起行李抱上孩子,慢慢的往門口挪,歐香芹因為上車時候被磕腦袋的慘痛經曆,拉著歐奶奶的手,慢悠悠,小心翼翼的挪步,儘量避開前麵的包裹。
整個月台瞬間如螞蟻搬家,密密麻麻的擁擠人群,每個人都匆匆忙忙的往前奔赴,當然人群當中也有混水摸魚的,想趁機撈一把。
運氣好的分毫無損,運氣不好的,丟人丟財,一時間,擁擠的人群偶有混亂,但是很快又消彌於無形。
歐家眾人聚集在一起,互相照應著,隨著如潮水般的人流,往出口湧去。
挨挨擠擠到了出口,剛才還擁擠的人群到了出口,瞬間散去各奔東西。
歐爺爺牽著大青騾子,站在路邊等著。
大家圍攏在一起吧,背在身上的包袱,拎著的行李,放在一起進行重新整理。
先把騾背上的架子整理好,依次把糧食袋子,鍋碗瓢盆,一部分被褥重新又碼在騾背上,用繩子綁穩。
所有人的負重瞬間輕鬆了很多,每個人背著少量的行李,拉著各家的孩子,開始往城裡走。
這個時候的京都城和未來完全不一樣,極目遠眺,不愧是六朝古都,歲月積澱的厚重,迎麵撲來,大部分都是青磚瓦房,古韻氣息濃厚。
在未來除了皇城根下,被有意保護起來的建築,基本上都看不到這樣充滿古韻氣息的建築了。
歐香芹有一種目不暇接的感覺,邊走邊看周圍的建築,想著找個機會把儲存空間的相機拿出來,把這一份景象給拍攝留影下來。
看多了未來的石屎森林,緊湊的建築麵積,現在的房子怎麼看怎麼舒服。
一家人一邊走一邊打聽,哪裡有大車店?
尋著打聽來的路線,走到了一片老舊的宅院前,門前掛著的幌子,寫的徐家客棧。
一行人站在客棧門前,由歐亦笙和丁石柱進去打聽入住情況,雖然這家店事先打聽的時候說價錢便宜,有牲口棚,但還是要問一下。
兩人進到客棧院子裡,房屋老舊,但是收拾的整潔乾淨,眼中有隻狗拴在角落,擺著一個石磨碾子,有幾個半大小孩圍在一起。
迎麵走來一個中年男人,看著像店家。
“二位是住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