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兩人從仁德堂出來,歐老太太懷裡揣著50塊銀元,心裡有些沒底,怕不小心丟了。
“妞妞,我們先把錢送回去,你要看熱鬨奶再帶你去看好不好?”
歐香芹明白奶奶的擔心,點點頭同意。
她也沒有想到,這一朵靈芝能夠賣到50塊大洋。
看今天這個情形,恰逢其會,貨賣要家,才能有這麼高的價錢。
因為發了一筆意外之財的歐家人,除了去工作的不能離開,其他的人都一起上天橋看熱鬨。
天橋是一個非常熱鬨繁華的地方。此地之所以叫天橋,是因為明清時期這裡有一座皇帝祭天禦用的橋有。天子之橋之稱。
後來經過三次改造,因喬治已徹底消失,隻留下了一個天橋地名。
走在街上的一家人,男人把幾個男孩架在脖子上,歐香芹拉著奶奶的手,順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往前走。
心這裡聚集著很多地方來的江湖人,圍成小圈的人裡麵都在耍著各種把式賣藝。
他們一路走過,偶爾聽到聚攏的人群中傳來喝彩聲,大聲叫好。
賣餛飩的小吃,各種各樣味道的有擺在小攤上,有挑著擔子上。
地攤也非常的多,還有一些賣各種古董舊貨的。
在一棵大樹下擺著一個小攤,坐在那裡的老人正在捏著泥人,出於好奇偶象,拉著奶奶的手走到前麵去觀看。
隻見老人拿起一塊泥巴,在手上不停的搓揉,一隻手扶住泥巴,另外一隻手大拇指跟食指不停的捏動,很快栩栩如生的一個小動物就出現在手裡。
他一會兒從籮筐的木板上拿起一根竹簽在泥巴上,輕輕的按壓一會拿起一根鐵針,輕輕的挑動泥土處理著細節。
歐香芹就那麼定定的看著,在心裡麵讚歎,這個時候手藝人的技藝高超。
在以後這些手藝都已經失傳或者是消失,這也是文化藝術的一種損失。
前後不到20分鐘,老人就把處理好的小動物泥塑,放在籮筐的木板上,完成的泥塑真像真實的小動物,縮小了n多倍。
眼睛活靈活現,微微翹起的嘴角就像在笑,這手藝真是絕了。
歐奶奶看著孫女看的目不轉睛的樣子,就知道她很喜歡。
掏出了兩毛錢吧,剛剛完成的泥塑買了下來。
歐香芹拿著用小木棍頂著的泥塑,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走快了給顛變形。
走到前麵有一個很大的人群圈子,目測可能有數百人在圍觀,隻聽到裡麵不停的有人叫好,她的個子矮也看不見。
能找到和奶奶兩個人找到二叔他們,幾個弟弟坐在肩膀上看的津津有,歐香芹也一臉急色,踮著腳尖想往裡麵看。
心裡麵在說,哎呀,太多人了吧!這樣子,我什麼都看不見。
奶奶看著歐香芹急,伸手拍了拍歐亦合的肩,“你抱著妞妞看一下。”
歐亦合感覺到有人在拍自己的肩,回頭一看,原來是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