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是楚的同盟國。晉軍攻擊曹、衛,本欲引誘楚軍北上,不再攻打宋國。但楚軍並不上鉤,而猛攻宋國,宋再次向晉軍告急。
我想救宋,就應攻打楚國。但是,楚國曾對我有恩,我便不想攻楚,可宋國也對晉國有恩,如若不救,宋國必將會被楚國打敗。
我為此舉棋不定。宋國是我的恩人,楚國也是我的恩人。我必須報了恩,才能安心。
晉臣先軫勸說:“我們已經打敗了曹國和衛國,現在可以把曹、衛的土地分給宋國,再讓宋國將宋國的土地分給秦、齊。楚肯定為秦、齊、宋、晉的四國聯盟而著急,那楚國勢必要放棄攻打宋國了。”
此時秦穆公、齊昭公又心懷異誌,與晉國消極合作,晉國麵臨著隻能單獨與強楚決戰的境地。四國聯盟主要是弱晉和弱宋喜之兵。
我使用了先軫的建議。
那時,我一麵分曹、衛之地與宋,又一麵讓宋用土地賄賂秦、齊。
秦、齊為得到宋國的土地,兩國出麵請求楚退兵。
秦、齊為得到宋國的土地便不願與楚國結盟。
秦、齊為得到宋國的土地選擇與晉國結成同盟。
就這樣,晉、宋、秦、齊四國聯盟的兵鋒直指楚國。
楚成王畏懼強齊、強秦、晉、宋的四國聯盟,真的就率領楚軍離開了宋國。
文公欲救則攻楚,為楚嘗有德,不欲伐也;欲釋宋,宋又嘗有德於晉:患之。先軫曰:“執曹伯,分曹、衛地以與宋,楚急曹、衛,其勢宜釋宋。”於是文公從之,而楚成王乃引兵歸。
恩情不分大小,亦不分先後。對我而言,楚國是我的恩人,宋國也是我的恩人。
楚將子玉曰:“王遇晉至厚,今知楚急曹、衛而故伐之,是輕王。”
楚將子玉驕傲自負,反對楚成王撤軍,堅請與晉一戰。
王曰:“晉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國,險戹儘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開,不可當。”
楚成王說:“晉侯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受困的時間太久了,終於返回晉國。他因嘗儘了艱難險阻,就能正確對待百姓,上天為他開路,他不可阻擋。”
子玉請曰:“非敢必有功,原以間執讒慝之口也。”
子玉仍請兵說:“不敢一定建功立業,隻求堵塞中傷誹謗的言論。”
楚成王為子玉驕傲自負的堅持與晉公重耳作戰而生氣,他知道驕兵必敗,驕傲自負的子玉必將敗給晉國。知臣者,莫若君也。楚成王隻給了子玉很少的軍隊。
楚王怒,少與之兵。
這一年的夏天,驕傲的子玉使用一石二鳥之計來算計晉國。
於是子玉使宛春告晉:“請複衛侯而封曹,臣亦釋宋。”
子玉派宛春作使臣與晉交涉:如果晉國答應讓曹、衛複國,楚即解宋之圍。
如果晉國答應他的要求,則曹、衛、宋三國都會對楚國感恩戴德。
如果晉國不答應他的要求,那麼曹、衛、宋三國將會怨恨晉國。
這個計策本來是成功的。
喜歡2024年開始記錄都市貓的愛情請大家收藏:()2024年開始記錄都市貓的愛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