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勸享樂者不要享樂,那麼你必然要承受享樂者對你的怨恨。
……
教之樂,
用音樂來教育他,
以疏其穢而鎮其浮。
來洗滌他身上的汙穢,使他穩重而不輕浮。
我喜歡音樂,喜歡繞梁琴。
但我不能享受音樂帶給我的快樂。
我不能儘情的享受繞梁之音。
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有一架名為“繞梁”的古琴驚現於世。
“繞梁”的有一個傳說。
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
傳說,有一個女子名叫韓娥。在去齊國的途中盤費用光,萬般無奈之下,於雍門賣唱求食。她的歌聲淒美動聽,催人淚下,使聽者無不癡迷感動。韓娥離開之後三天,人們仿佛還聽到韓娥的歌聲回蕩在屋梁之間,令人回味。
而此琴以“繞梁”為名,可見它的琴音有多麼優美,其音質之優美世所罕見。
最終,這張舉世罕見的琴,被春秋時的宋國大夫華元所獲得。華元曆經千辛萬苦,得到了這張名琴,可不是為了自己享受的,他是要獻給我。
華元留楚期間,了解到我愛琴如癡,就千方百計將“繞梁”琴弄到了手中,遂將此琴獻給了我。華元送琴可謂用心良苦,目的是親近楚王,增進楚宋的關係,穩定安定局麵。果不出華元所料,我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有一次,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
華元是宋國人,為什麼不將寶貝獻給宋文公,而要給彆國的國君呢?
原來,我繼位之後,開始裝傻充愣,裝作一副沉溺於聲色犬馬、不問朝政的樣子。這樣的昏君最適合享受天籟之音的繞梁,隻知享樂,不理朝政,這樣一來,小人紛紛向我獻媚,賢臣則不再競相勸諫。楚國就可以危矣了!有些國家也趁我昏聵,不斷攻打騷擾楚國。還有些不懷好意的亂臣賊子趁機叛變。
華元獻我以繞梁之琴,鼓之,其聲嫋嫋,繞於梁間,循環不已。
“繞梁”古琴落到楚國華元手中。為了討好我,華元將此琴獻給我。
齊桓公有鳴琴曰號鐘,我有鳴琴曰繞梁。
我得到“繞梁”以後,從此終日彈琴作樂,陶醉在琴音之中,如癡如醉,不能自拔,以至於連續七日不曾上朝,不理朝政,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
樊姬見此情景十分著急,便不顧後果,直斥楚莊王過失:“大王過於沉淪音樂了!
當年的夏桀沉迷於‘妹喜’之瑟。夏桀親率大軍討伐有施國。有施國寡不敵眾,隻能求和,將公主妹喜獻給夏桀。妹喜正值青春妙齡,風華絕代,夏桀一見傾心,在妹喜的教唆與誘惑下,曾經的君王夏桀變得愈發驕奢淫逸,加速了夏朝的滅亡,而招致喪國之恨。敵國日盼也盼,就等著您玩物喪誌,好趁機滅了楚國。
後來,商朝的紂誤聽靡靡之音,醉心於鶯歌燕舞,也失去了江山社稷,而致焚身鹿台。那時,紂走,反入登於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於火而死。殷紂敗逃,返回城中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寶玉衣,投火自焚而死。
現在,您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同樣願意為此喪失國家和性命嗎?”
一個君王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他背後的女人。幸運的是,我的背後有一個賢德的王後樊姬。
我聞言十分慚愧。
當然,我亦感到十分糾結,我明明貴為楚王,能得到繞梁琴,沒想到,雖然如此喜愛,卻得不到彈它的自由。
我雖然明白沉浸於繞梁之音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我始終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
人貴有自知之明,我知道我無法抗拒音樂的美妙。實際上,我時時刻刻都在惦記著這件事。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一念之差,往往會將多年的努力付之一炬。我深知我沒有那麼強的能力去辨彆對錯。
最終,為了徹底抗拒“繞梁”的誘惑,我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就此毀去。
“繞梁”琴的毀滅雖然令人惋惜,但我從此遠離了淫樂與美色,專心朝政,勵精圖治。
……
人,不是生來就會拒絕享受的。而是被迫,或者說不得不選擇拒絕享受。
喜歡2024年開始記錄都市貓的愛情請大家收藏:()2024年開始記錄都市貓的愛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