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97年,我率軍圍攻鄭國。六月,晉國三軍出動,救援鄭國。
此時我已降服了鄭國,駐軍於郔地,準備在黃河飲馬後就回國,我聽說晉軍已經渡過黃河便想要回去。
我的寵臣伍參想打仗。
令尹孫叔敖不想打仗。令尹孫叔敖說:“去年攻入陳國,今年攻入鄭國,不是沒有打仗。打起來以後不能得勝,吃了伍參的肉難道就夠了嗎?”
伍參說:“如果作戰得勝,就是孫叔敖沒有謀略。不能得勝,我的肉將會在晉軍那裡,哪裡還能吃得上呢?”
孫叔敖回車向南,倒轉旌旗,準備回國。
伍參對我說:“晉國執政的荀林父是新人,不能行使命令。他的副手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他們的三個統帥想要專權行事不能辦到。想聽從命令而沒有上級,大軍聽從誰的命令?這一次,晉軍一定失敗。況且我軍撤退就是國君逃避臣下,國君怎能蒙受這番恥辱?”
我聽了很不高興,命令孫叔敖把戰車改而向北,以待晉軍。不久,雙方在邲開戰,晉軍大敗,我奠定了自己春秋五霸的地位。
楚子北,師次於郔,沈尹將中軍,子重將左,子反將右,將飲馬於河而歸。
聞晉師既濟,王欲還,嬖人伍參欲戰。令尹孫叔敖弗欲,曰:“昔歲入陳,今茲入鄭,不無事矣。戰而不捷,參之肉其足食乎?”
參曰:“若事之捷,孫叔為無謀矣。不捷,參之肉將在晉軍,可得食乎?”
令尹南轅反旆,伍參言於王曰:“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
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轅而北之,次於管以待之。
及昏,楚師軍於邲,晉之餘師不能軍,宵濟,亦終夜有聲。
夏六月,晉救鄭。
夏天,晉荀林父率軍救鄭,途中聽說鄭、楚兩國已經講和,就是否與楚戰的問題,晉軍內部產生分歧。
中軍帥荀林父認為楚國強大、穩定,不可與其相爭,欲退兵。
中軍佐先縠卻認為:“晉所以霸,師武、臣力也。今失諸侯,不可謂力;有敵不從,不可謂武。由我失霸,不如死”。主張與楚國作戰。
中軍佐先縠擅自率其部下渡過黃河追擊楚軍。
司馬韓厥擔心先縠孤軍深入,建議荀林父率領其餘軍隊渡河。
晉軍雖然渡過黃河,卻沒有作戰的決心,特彆是晉軍將領意見不統一,各行其是。
此時,我北進至郔,打算飲馬黃河即班師回國。
聽說晉軍已渡過黃河,我本想馬上撤兵。
在邲地,大戰前夕,我的前任令尹虞丘子、現任令尹孫叔敖等都不想和前來救鄭的晉軍打仗。
武參兩次進諫,認為晉三軍主帥與副帥在主戰與主退這個問題上意見不一致,晉軍將士無所適從,副帥不聽主帥節製,自行其是,晉軍必敗,楚國是君統軍,晉軍是臣領兵,君遇到臣後退傳出去是笑話。
這番說辭終於打動我,在伍參的建議下,我決定與晉一戰,遂在管駐軍以待晉師,晉軍則駐紮在敖、鄗之間。
楚軍一方麵派使者去與晉軍議和,以麻痹晉軍,並定下結盟日期,另一方麵又派軍向晉軍挑釁加以試探。
晉派魏錡、趙旃到楚營議和,二人因私怨而挑釁楚軍。
晉人派軍接應楚人。楚人孫叔敖率軍出戰,我親帥大軍與前來救鄭的晉軍在邲地決戰,大勝晉國,大敗晉軍,楚軍進駐邲地,立威定霸。晉軍連夜渡河回國。
邲之戰,楚勝晉敗。
邲之戰後,我率軍飲馬黃河,進逼中原國家,迫使鄭、許歸附,繼而滅蕭,又攻宋並使其與楚媾和。
與楚戰,大敗晉師河上,遂至衡雍而歸。
晉國與楚國大戰,在黃河畔楚國大敗晉軍,楚國一直打到衡雍才回國。
邲之戰是晉國的第一次衰敗。往日自以為不可一世的晉人遭到當頭一棒,對諸侯的控製力大大減弱。
諸侯國皆背晉向楚,我成為中原的霸主。
後來,晉國又在逐年消滅赤狄部族的戰爭中,恢複了一些國力。
喜歡2024年開始記錄都市貓的愛情請大家收藏:()2024年開始記錄都市貓的愛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