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14齊
公元前314年,是我成為楚王的第十五年。
齊國成功吞並了燕國,震動天下。
當時,我欲聯合趙、魏等國一道伐齊,來使燕國複國。
楚國甚至許諾向魏國割地六城,來確保魏國能留在伐齊複燕同盟中。
然而,秦國卻以救齊之名出手乾預。
一邊出兵攻下魏國的曲沃,與山西名城曲沃為兩地。
一邊聯合韓國對魏國進行外交施壓,從而逼迫魏國退出了合縱伐齊的聯盟。於是這次伐齊便作罷了。
二)六百裡
公元前313年,是我成為楚王的第十六年。
楚國轉而與齊國結盟,北圍秦國的前一年攻下的曲沃、以及於中地區,來扼製秦國東出。
越王無強發兵攻打齊國。
齊王為了避免戰禍,竟寫信勸越王轉而攻打楚國。
信中稱此時“楚三大夫張九軍,北圍曲沃、於中,以至無假之關者三千七百裡,景翠之軍北聚魯、齊、南陽”,兵力分散,是越國伐楚的良機。
越王聽從。
於是,我不得不調兵擊退越王的軍隊。
這一年,在齊國的幫助下,楚國已經攻下了秦的曲沃,將要繼續進攻於中。
此後,秦國想要斷絕齊楚之交。
年末,張儀出使楚國,欺騙我說,如果楚王斷絕和齊國的盟約,秦國就會將六百裡商於之地歸還給楚國。
我中計,不顧陳軫的勸阻,與齊國斷交。
但秦國卻遲遲沒有兌現承諾。
shiji
十六年,秦欲伐齊,而楚與齊從親,
十六年前313年),秦國想要攻打齊國,可是楚國與齊國合縱親善,
秦惠王患之,乃宣言張儀免相,
秦惠王對此很擔憂,於是揚言罷免張儀的相國官職,
使張儀南見楚王,
派張儀南下去見我這個楚王,
謂楚王曰:“敝邑之王所甚說者無先大王,
張儀對我說:“秦王最喜歡的人就是大王您,
雖儀之所甚願為門闌之廝者亦無先大王。
張儀我最想為大王您擔任看門的小廝。
敝邑之王所甚憎者無先齊王,
秦王最痛恨的人就是齊王,
雖儀之所甚憎者亦無先齊王。
我最厭惡的人也是齊王。
而大王和之,
但是大王您卻與齊王的關係很好,
是以敝邑之王不得事王,
因此秦王沒辦法服侍您,
而令儀亦不得為門闌之廝也。
這使張儀我也不能當您的看門小廝了。
王為儀閉關而絕齊,
大王若能為我閉上關口而與齊國斷絕來往,
今使使者從儀西取故秦所分楚商於之地方六百裡,
如今您就可以派使者跟我西去取回秦國曾占取的楚國方圓六百裡的商於之地,
如是則齊弱矣。
這樣就能削弱齊國的勢力了。
是北弱齊,
如此,您就可以北麵削弱齊國,
西德於秦,
西麵對秦施有恩德,
私商於以為富,
得到商於作為自己的財富,
此一計而三利俱至也。”
這樣一個計策可使您獲得三大好處。”
懷王大悅,
我很高興,滿意於張儀和秦王對我的俯首稱臣。我的驕傲得到了大大的滿足,這種淩駕於眾人之上的心情讓我感覺好極了。尤其是張儀和秦王的態度,他們表現得是如此的卑微
乃置相璽於張儀,
於是我就把楚國的相印交給了張儀,
日與置酒,
每日都為他安排酒宴,
宣言“吾複得吾商於之地”。
揚言說“我又得到了商於之地”。
群臣皆賀,
大臣們都來祝賀我,
而陳軫獨吊。
隻有陳軫很難過。
懷王曰:“何故?”
我說:“為什麼?”
陳軫對曰:“秦之所為重王者,
陳軫回答說:“秦國之所以重視大王您,
以王之有齊也。
是因為您與齊王關係密切。
今地未可得而齊交先絕,
如今商於之地還沒到手,您就先與齊國斷絕了來往,
是楚孤也。
這樣楚國就孤立無援了。
夫秦又何重孤國哉,
秦國又怎麼會看重孤立的國家呢,
必輕楚矣。
一定會輕視楚國的。
且先出地而後絕齊,
況且先讓秦國交出商於之地,之後我們再答應秦國與齊國斷交,
則秦計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