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元前309年,是我成為楚王的第二十年。
張儀去世。
二十年,齊湣王欲為從長,
二十年,齊湣王想要成為合縱的首領,
惡楚之與秦合,
憎恨楚國與秦國聯合。
乃使使遺楚王書曰:“寡人患楚之不察於尊名也。
於是派使者送信給我說:“我擔心楚王並不在乎尊嚴和名聲。
今秦惠王死,武王立,張儀走魏,
如今秦惠王已死,武王繼位,張儀逃到魏國,
樗裡疾、公孫衍用,而楚事秦。
樗裡疾和公孫衍受到重用,然而楚國仍在侍奉秦國。
夫樗裡疾善乎韓,而公孫衍善乎魏;
樗裡疾與韓國親善,而公孫衍與魏國親善。
楚必事秦,韓、魏恐,
楚國一定要侍奉秦國的話,韓國和魏國就會恐慌,
必因二人求合於秦,
一定會借助樗裡疾和公孫衍這兩個人的力量向秦國求合,
則燕、趙亦宜事秦。四國爭事秦,則楚為郡縣矣。
那麼燕、趙兩國也應該會侍奉秦國。
四國爭相侍奉秦國,那麼楚國就等於是秦國的一個郡縣了。
王何不與寡人並力收韓、魏、燕、趙,
楚王為什麼不與我同心協力一起集合韓、魏、燕、趙四國,
與為從而尊周室,
與他們合縱結盟從而尊奉周王室,
以案兵息民,令於天下?
以便休兵養民,號令天下呢?
莫敢不樂聽,則王名成矣。
到那時天下沒有誰敢不聽您的,您的功名也就成了。
王率諸侯並伐,破秦必矣。
那時楚王再率領諸侯一起攻打秦國,一定能攻破秦國。
王取武關、蜀、漢之地,
您就可以奪取武關、蜀、漢的土地,
私吳、越之富而擅江海之利,
擁有吳國、越國的財富,並獨享江海魚鹽的利益,
韓、魏割上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