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
現在宋國人殺了他們的國君,沒有比這罪更大的了。
明聲之,猶恐其不聞也。吾備鐘鼓,為君故也。”
明白聲討它,還怕他們聽不到呢。我備齊鐘鼓,是為了尊重君道的緣故呀。
……
……
56靈公使口鹿殺趙宣子
趙孟敬哉!夫不忘恭敬,社稷之鎮也。賊國之鎮不忠,受命而廢之不信,享一名於此,不如死。
趙盾真恭敬啊!不忘恭敬的人,是國家的棟梁。殺害國家的棟梁,就是不忠;接受了國君的命令而不執行,就是失信。要蒙受不忠、不信兩個罪名中的一個,還不如自己死了好。
60張侯禦郤獻子
三軍之心,在此車也。
三軍將士的心,都集中在我們這輛戰車上。
其耳目在於旗鼓。
他們眼睛都盯著我們車上的旗,耳朵都聽著我們車上的鼓。
車無退表,鼓無退聲,軍事集焉。
隻要車上不揮撤退的旗幟,不打退兵的鼓,戰事就可以成功。
吾子忍之,不可以言病。
您忍一忍吧,不可以講受傷了。
受命於廟,受脤於社,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
出征前在祖廟接受了命令,在土地神前接受了祭肉,身披盔甲而為國犧牲,這是軍人的職責。
病未若死,隻以解誌。”
雖然負了傷,所幸還沒有死,這樣隻會鬆懈我們的鬥誌。
61帥勝而範文子後入
靡笄之役,郤獻子師勝而返,範文子後入。
靡笄戰役,郤獻子打了勝仗班師回國。範文子最後入城。
武子曰:“燮乎,女亦知吾望爾也乎?”
範武子說:“我的兒子燮兒呀,你也知道我在天天在盼望你早點回來嗎?”
對曰:“夫師,郤子之師也,其事臧。若先,則恐國人之屬耳目於我也,故不敢。”
文子回答說:“軍隊,是主帥郤獻子所統帥的軍隊,打了勝仗。假如我率先凱旋歸來,那恐怕國內的人們將會把注意力集中到我身上,所以我不敢這樣做。”
武子曰:“吾知免矣。”
武子說:“我知道可以免禍了。”
62郤獻子等各推功於上
靡笄之役。
郤獻子見,公曰:“子之力也夫!”
靡笄之戰勝利後,郤獻子來進見晉景公,景公說:“這次是你的功勞啊!”
對曰:“克也以君命命三軍之士,三軍之士用命,克也何力之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