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前541年),嬴姓趙氏,名武春秋戰國時期用氏不用姓,嬴隻是部落名稱和稱號,所以不叫嬴武)。
諡號一個“文”字,後人尊稱他為“趙孟”,史書稱他為趙文子,是趙盾的孫子,趙朔的兒子,晉文公的外曾孫。
春秋中期晉國的六卿之一,趙氏的宗主,趙氏複興的奠基人,後來提升擔任晉國正卿,執掌晉國的國政,力主和睦諸侯,終於促成晉國和楚國的“弭兵之盟”。
晉成公初年,趙盾自攝國政,立弟括為趙氏宗主。
宣孟為政二十載而亡,留下龐大的黨羽與巨額的財富。
趙朔為卿,趙括率其族,趙莊子親於郤、欒,原同、屏括黨於先榖。
故而,趙氏分裂。
晉以趙朔妻趙姬,誕下一子,起名為趙武。
《左傳》上並無屠岸賈其人,造就趙孤的元凶是趙武的母親、趙朔的遺孀莊姬。
莊姬與趙朔的叔叔趙嬰齊私通,趙嬰齊被趙同、趙括驅逐到了齊國。
前583年,下宮之難,趙莊姬、欒氏欒書)、郤氏郤錡)誣陷趙同、趙括謀反,一起被害。
韓厥為了報答趙衰之恩,向晉景公推薦趙莊姬與趙朔的兒子趙武承襲趙氏家族。
《左傳》與《史記·趙世家》的不同點:
趙朔、趙嬰齊沒有被殺。
趙莊姬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
沒有趙氏孤兒最核心的關於屠岸賈、程嬰、公孫杵臼的故事。
《史記·趙世家》是根據戰國時期趙國的史料寫成,古今很多學者認為這些史料不真實,是趙國君王避諱祖先的汙點,《左傳》的記載才能反映事情的真相。
一個旁證是趙同、趙括在前597年—前583年之間都有活動的記載,所以他們應該死於前583年,即《史記·趙世家》記載的趙武複仇之年。
趙武,又稱趙文子前598年-前541年)、趙氏孤兒。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
大夫趙盾之孫、趙朔之子,母為晉成公之女,晉景公的姐姐,史稱趙莊姬《史記·趙世家》記載為晉成公之姐,並非事實,屬司馬遷之誤)。
世人尊稱趙孟,春秋時代晉國的執政大夫。
趙氏為晉國世族,其曾祖趙衰為晉文公時大夫,曾輔佐文公成就霸業。
其祖父趙盾,作為晉國的執政大臣,曆事襄公、靈公、成公三朝。
其父趙朔在晉景公時,繼任大夫之職。
其子趙成,字景叔,諡趙景子,其孫趙鞅。
據《史記·趙世家》記載,晉景公三年前597),擔任司寇的晉國大夫屠岸賈,圖謀作亂以控製晉國政權,決計首先消滅趙氏勢力。
於是就借口趙穿(趙盾的族弟)曾刺殺晉靈公,其責任在於趙盾,便背著晉景公擅自發兵攻打趙氏於下宮,誅殺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等,滅了趙氏全族。
趙朔的妻子是晉景公妹妹的,當時懷有身孕,逃進王宮躲避。
過了不久,生下一男孩,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趙氏孤兒趙武。
《史記·趙世家》記載,當時,屠岸賈曾進宮搜索孤兒,趙朔妻把孤兒藏進褲檔裡,祝告說:“趙家滅乎,若號;即不滅,若無聲。”果然在搜索的過程中,孤兒就沒有出聲。
後來,孤兒終於被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和趙朔的朋友程嬰輾轉救出宮來。
公孫杵臼為此獻出了生命,程嬰帶孤兒藏匿到山中。
喜歡2024年開始記錄都市貓的愛情請大家收藏:()2024年開始記錄都市貓的愛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