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齊、魏、韓三國合縱攻秦時,“陽與秦合,而陰持兩端”,並在趙惠文王三年前296年)與宋國共同起兵,會合齊、魏、韓三國向河東進攻,攻至鹽氏,迫使秦歸地於韓、魏。
趙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趙國又派仇赫到秦,請秦昭襄王免除樓緩相職,改以魏冉為秦相
趙雍聯秦抗齊的策略,成功達到讓各國因彼此相爭而無力乾涉趙並吞中山、攻略胡地的目的。齊、秦對峙,各國卷入爭霸戰爭,也有利於趙雍的軍事改革。
軼事典故
巧遇吳娃
趙武靈王十六年前310年),趙雍遊巡大陵。
一天,他夢見一個少女鼓琴而歌:“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
趙雍對夢中少女十分留戀,在酒宴的時候就把這個夢向大家說了,還具體地描繪了少女的形象。
吳廣聽說後,覺得趙雍說的少女太像自己的女兒孟姚了,於是就把孟姚獻給了他。趙雍非常寵愛孟姚,趙人稱之為吳娃。吳娃作了趙雍的王後。
信任周袑
趙武靈王二十五年前301年),趙雍任命周袑一作周紹)為王子趙何的師父。
他對周袑說:“我當初到各地巡視,經過番吾,正是你年幼之時,有些大夫以上的官員都說你孝敬父母,所以我贈給你玉璧,又招待你宴席,希望能見到你。
你聲稱有病,卻拒絕了。
有人對我說:‘你是父母的孝子,國君的忠臣。’所以,我認為你的智謀是:明辨是非,足以誘進善導;才乾超群,足以力挽狂瀾;忠心耿耿,能夠儘心竭力;身許國君,能夠經久不渝。
《詩》中說:‘勇敢可以赴難,智謀可以治亂,這是辦事成功的要略;年幼立傅,端正德行,以學習進行教育,這是達到正義的坦途。’根據‘要略’去做事,有了差錯,也不至苦累;根據‘正義’去行動,遭到困窘,也不至憂愁。所以,我想讓你穿上胡服,擔任王子的師傅。”
周袑聽後說:“大王選錯了,這不是我所能勝任的。”
趙雍說:“挑選兒子,誰也不如他的父親;評定大臣,誰也不如他的國君。這個國君,就是我呀。”
周袑說:“任命王子的師傅,有六條標準。”
趙雍問:“哪六條標準?”
周袑說:“智謀深穩,又通於時變;
待人寬厚,又通於禮法;
威武不可屈其誌;
富貴不可亂其心;
嚴肅認真,遵守教令,一絲不苟;
謙虛謹慎,對待下屬,平易近人。
這六條是擔任王傅應具備的德才標準,而我連一條也沒有。
無才無德,不能竭儘忠心,這是我的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