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戰雖有陳,
君子作戰雖然要排兵布陣,
而勇為本焉;
但勇敢才是最根本的;
喪雖有禮,
辦喪事雖講禮儀,
而哀為本焉;
但必以哀痛為本;
士雖有學,
做官雖講才識,
而行為本焉。
但必以德行為本。
是故置本不安者,
所以立本不牢的,
無務豐末;
就不必講究枝節的繁盛;
近者不親,
身邊的人不能親近,
無務求遠;
就不必講究招徠遠方之民;
親戚不附,
親戚不能使之歸附,
無務外交;
就不必講究結納外人;
事無終始,
做一件事情有始無終,
無務多業;
就不必談起從事多種事業;
舉物而暗,
舉一件事物尚且弄不明白,
無務博聞。
就不必追求廣見博聞。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
所以先王治理天下,
必察邇來遠,
必定要明察左右而招徠遠人。
君子察邇而邇修者也。
君子明察左右的人,
就能使左右的人也修養自己的品行。
見不修行,
發現自己的品行修得不夠好,
見毀,
被人詆毀,
而反之身者也,
就反省自己,
此以怨省而行修矣。
這樣彆人的怨言就減少了,
自己的品行也得到了修養。
譖慝之言,無入之耳;
讒害誹謗之言不入於耳,
批扞之聲,無出之口;
攻擊他人之語不出於口,
殺傷人之孩,無存之心,
傷害人的念頭不存於心,
雖有詆訐之民,
這樣,即使遇有好詆毀、攻擊的人,
無所依矣。
也就無從施展了。
是故君子力事日強,
所以君子本身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加強,
願欲日逾,
誌向一天比一天遠大,
設壯日盛。
莊敬的品行一天比一天完善。
君子之道也:
君子之道應包括如下方麵):
貧則見廉,
貧窮時表現出廉潔,
富則見義,
富足時表現出恩義,
生則見愛,
對生者表示出慈愛,
死則見哀;
對死者表示出哀痛。
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
這四種品行不是可以裝出來的,
而是必須自身具備的。
藏於心者,
凡是存在於內心的,
無以竭愛,
是無窮的慈愛;
動於身者,
舉止於身體的,
無以竭恭,
是無比的謙恭;
出於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