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民未知為飲食時,素食而分處,
故聖人作,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
遠古的時候,人們四處尋找食物分散居住,所以聖人就教導男人從事耕耘栽種,
用來生產糧食。
其為食也,
足以增氣充虛,
強體養腹而已矣。
他們做食物的原則:
隻求增加元氣、補虛弱,
強身飽腹就夠了。
故其用財節,其自養儉,民富國治。
所以他們用財節省,供養自己省儉,
百姓富足,國家安定。
今則不然,厚作斂於百姓,
現在卻不是這樣,國君向老百姓厚斂錢財,
以為美食芻豢,蒸炙魚鱉,
用來享受美味牛羊,蒸烤魚鱉,
大國累百器,
1累百器:指有上百樣的菜肴。
小國累十器,
大國之君集有上百樣的菜,
小國之君也有上十樣的菜,
前方丈,
目不能遍視,
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
擺在前麵一丈見方的地方,
眼不能全看到,
手不能全撿取到,
嘴也不能全嘗到
吃不完的食物)。
冬則凍冰,夏則飾饐,
人君為飲食如此,
故左右象之,
這麼多美食冬天結凍,夏天臭爛,
國君如此擺設飲食,
左右大臣都效法他。
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
因此富貴的人奢侈,孤寡的人挨凍受餓。
雖欲無亂,不可得也。
即使不希望國家混亂,也是不可能的。
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
當為食飲不可不節。”
國君確實希望天下治理好而不發生混亂,
那麼在飲食方麵,就不可不節儉。
“古之民未知為舟車時,重任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