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目錄西漢戴聖著目錄
1曲禮上2曲禮下3檀弓上4檀弓下5王製6月令7曾子問8文王世子禮運9禮器10郊特牲11內則12玉藻13明堂位14喪服小記15大傳少儀16學記17樂記18雜記上19雜記下20喪大記21祭法22祭義
23祭統24經解25哀公問
26仲尼燕居27孔子閒居28坊記29中庸30表記緇衣31奔喪32問喪33服問34間傳35三年問
36深衣37投壺38儒行39大學冠義40昏義41鄉飲酒義
42射義43燕義44聘義45喪服四製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相傳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製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製,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教育思想、美學思想等,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禮記》章法謹嚴,映帶生姿,文辭婉轉,前後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是“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自東漢鄭玄作“注”後,《禮記》地位日升,至唐代時尊為“經”,宋代以後,位居“三禮”之首。
《禮記·曲禮上》《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曲禮》上說:一個有地位的人,心中時刻都要有個“敬”字,外表要端莊,像是儼然若有所思樣子,說話要態度安祥,句句在理。做到這三點,才會使人們安寧啊!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誌不可滿,樂不可極。
傲慢之心不可產生,欲望不可放縱無拘,誌氣不可自滿,享樂不可無度。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
對於道德、才能勝於己者,要親近和尊敬他,畏服並愛戴他。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人,不可隻知其優點,而不知其缺點;對於自己所憎惡的人,不可隻知其缺點,而不知其優點。
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
自己有了積蓄,要分給貧窮的人。居安思危,能夠及時改變處境。
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
麵對財物,不可苟且據有;麵對危急,不可苟且逃避。
很毋求勝,分毋求多。
在小事上爭訟,不可求勝;分配財物,不可求多。
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對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可裝懂,對自己已經搞懂的東西,回答彆人時,要歸功於師友,不可據為自己的發明。
若夫,坐如屍,立如齊。
至於坐的樣子,要像祭祀時的屍那樣端重;立的樣子,要像齋戒時的人那般恭敬。
禮從宜,使從俗。
禮節要順應事之所宜,出使要順應當地的風俗。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
所謂禮,
是用來確定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遠近,
判斷事情的疑似難明,
彆同異,明是非也。
分彆事情的何時當同何時當異,
明辨事情的得禮或失禮。
喜歡2024年開始記錄都市貓的愛情請大家收藏:()2024年開始記錄都市貓的愛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