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照川和裴照月的爸爸和大伯娶親也有意思,娶的都是來自同一戶人家的姐妹,也就是管水琴管水鳳姐妹,用老話說就是親上加親。
本來年輕的時候自家顧自家也沒什麼,管水琴和裴山海早年就是普通家庭,裴山海是個在供電公司上班的員工,管水琴則在家裡做全職太太,照顧裴照川裴照月姐妹。
後來趕上了改革的春風,嗅到了鋼鐵的商機,在當地開了一家鋼鐵廠,然後規模一步步變大,生意迅速打開,成了當地第一批傑出企業家。
實現財富自由後就開始拉拔自家人,同輩的兄弟和小輩的侄兒基本上都弄到了廠子裡工作,有些親戚還中飽私囊吃的滿嘴流油。
對於這些,隻要在忍受範圍內,裴山海和管水琴兩人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是親戚,鬨大了,撕破臉了,也實在不好看。
等到裴照川和裴照月長大接手家裡廠子後,裴山海和管水琴就退休了,拿著大把的存款隻想晚年到處吃喝旅遊。
但一般不出意外的情況下,開始就出意外了!
兄妹倆個上位以後對鋼鐵廠的管理層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一些屍位素餐的管理者開除回家,這些管理者大多數都是叔伯等人,被開肯定不高興啊,一個個都鬨到管水琴和裴山海麵前。
但鬨到夫妻兩個身邊也沒用啊,公司事務都交給了兄妹兩個,他們自然也不可能去插手。
兄妹組合,冷血無情,著實提高了廠子的效益,將這些年的沉屙連根拔起。
沒辦法在廠子裡混的親戚們隻能去外麵碰碰運氣,找找工作,活人總不能被尿給憋死吧。
結果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些人習慣了躺平在工位上拿錢,如今真要靠著真本事上班,要麼腦力要麼體力,哪裡能乾的下去。
不少親戚找不到好工作,掙不到錢,就讓家裡的兒子女兒去管舅舅和舅媽借錢。
這個冤種的舅舅舅媽就是裴山海和管水琴夫妻,大家都知道說的好聽是借錢,說的不好聽就是拿錢,隻要裴山海將錢借出去了,這些人就不會還錢,自然裴山海也不會要。
所以裴山海和管水琴為了不厚此薄彼,基本上就是給錢。
雙方家庭的侄子侄女都給錢,侄子十萬,侄女五萬,不管是未婚的還是已婚的,都能拿到這錢。
去年和今年一共給了兩次,總共給出去了七十多萬。
對於這點裴照川和裴照月也不說什麼了,家裡有錢,她爸媽有錢,給就給吧,反正爸媽將最掙錢的廠子都平分給了兄妹倆,對於父母養老金的花費,他們理解並尊重。
雙方本來該是要這樣持平的,但唯一變數就出現在了裴照川兄妹倆個的大表哥身上。
大表哥管廣臨是管水琴最看重的大侄子,儘管他不思進取,腦袋空空,在外亂搞和胡亂花錢,但並不妨礙他仍然在管水琴子侄輩分裡排行第一位。
裴照月兄妹不管在父親這邊還是母親這邊都有好幾個表哥表姐的,父親這邊的侄子侄女們他可以做到雨露均沾,但在管水琴這邊,她的錢分給娘家的侄子侄女後,還能留出一大筆分給這個大侄子。
無他,單純因為偏愛。
管水琴和管水鳳有兩個兄弟,大兄弟是兩人的大哥,二兄弟是兩人的弟弟,管水琴最寵愛的就是大哥家的兒子,比小弟家的兩個兒子要寵的多。
儘管這個大侄子一無是處,但管水琴就是義無反顧的扶持,這件事兄妹倆都不知道和管水琴說過多少次了,但每次都被管水琴打著哈哈過去,然後下次大表哥來了後,管水琴該拿錢還是拿錢,沒人能夠阻止她寵愛大侄子的決心。
單單為這件事,裴山海和她不知道吵了多少次架,嚴重時候兩人還對打了好幾次。
久而久之,隻要管水琴做的不那麼過分,裴山海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扶哥魔就扶哥魔吧,好歹家裡有錢給她造。
但這次管水琴一連將五十萬都拿出去了,不知道乾嘛,還被人看到和另一個男人往省城裡走,裴山海感覺自己的裡子麵子都丟完了。
向晚有些啼笑皆非:“放心吧,不是你們想的那樣亂七八糟,管水琴這次拿錢不是為了補貼她那不爭氣的大侄子,是帶著她大哥看病去了。”
裴照川和裴照月疑惑的對視一眼,不太肯定的詢問主播:“不太對啊......主播,我大舅生病,按理說該是我大表哥帶他去看病啊,怎麼讓我媽帶他去了?”
“這話就又說來話長了......”向晚這次是真覺得自己掉入了一個家庭倫理狗血劇了。
管金林和妻子生了三女一兒,管廣臨身為家裡唯一的男丁,被母親溺愛長大。
三個姐姐小小年紀就跟著母親下地乾活,管金林有個木匠的手藝,可以養活全家,沒有生存壓力,自然也不會給兒子壓力,直到兒子二十來歲都在家摸魚躲懶。
長大後遇到了現在的老婆結婚生子,管金林和管水琴兄妹兩個一起掏錢給他辦婚禮買地皮蓋房子。
婚後不務正業,在鎮子上跟一些社會青年糾集在一起,差點牽扯到一起人命官司,最後還是開廠子的管水琴夫妻找到關係才被放出來的。
管水琴本來給他在外麵安排了一個工作,結果還沒乾兩天就黃了,實在沒辦法才將他招到廠子裡領空餉。
管金林也因為重男輕女這種老思想作祟,即使知道兒子不聽話也靠不住,錢也攢起來留著給兒子做退路,期間大女婿,二女婿和小女婿都因為家裡嚴重的困境上門借錢均被拒絕,這也使得女兒們和管金林夫婦離了心,不管管水鳳怎樣勸阻,父女關係都一直不冷不熱的。
這位偏心的父親也沒落著什麼好,身邊攢下來的錢,都被兒子以各種理由輕易的拿走揮霍了。
反觀三個女兒女婿因為努力拚搏上進,家庭情況越來越好,隻有管金林,年輕時家庭經濟情況在村子裡是最好的,現在因為不爭氣的兒子也落得個灰敗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