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予安有些無法理解蘇清漪的所作所為。
她抬眸看向她,笑道:“蘇大小姐是想為謝家二房出頭?”
自家事被旁人插手,換誰也不願意。
蘇清漪聽出了薑予安話裡的不悅,她弱弱一笑,搖頭。
“並非如此,隻是臣女受佛法熏陶,師父常教導臣女慈悲為懷,見不得旁人落難。
方才見謝家二房的嬸母哭得可憐,又念及公主與王爺仁厚,才忍不住多嘴勸了幾句,絕無他意。”
她的臉色蒼白,說話時柔柔弱弱的。
身子單薄的,仿佛一陣風就能吹走。
那副我見猶憐的樣子,惹得四周百姓紛紛心疼。
“蘇小姐可真是菩薩心腸,都說蘇小姐是大善人,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是啊,蘇小姐時常接濟窮苦百姓,我還受過她的恩惠呐。”
百姓們全都一臉崇拜的看著蘇清漪,恨不得跪在她腳下膜拜。
薑予安看著她這副模樣,心中冷笑更甚。
佛法熏陶?慈悲為懷?
若是真的慈悲,怎麼不先問問謝家二房為何會落得無家可歸?
怎麼不問問他們的不孝之舉?
分明是選擇性慈悲,借著佛法的名頭,行插手之事罷了。
薑予安並沒有給她留情麵:“蘇小姐的慈悲,還真是讓本公主大開眼界。
隻是我們謝家雖遭變故,卻也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勞煩外人費心。
再說,佛法講究因果報應,謝家二房今日的處境,皆是他們自己種下的因,旁人便是再慈悲,也替不了他們受這果。”
蘇清漪的臉色又白了幾分,她小心翼翼的看了薑予安一眼。
聲音,又壓低了幾分:“公主教訓的是,是臣女考慮不周了。”
說話間,她還狀似無意的看了謝無咎一眼。
這一眼飽含深情,欲語還休。
薑予安何其敏銳,能讓一個女子這般看男子的,這裡麵有故事啊。
“蘇小姐為何這般看著我的夫君,你們兩人,認識?”
謝無咎如同被潑了一盆冷水,倏然驚醒。
他不解的看向蘇清漪,連連搖頭:“我與蘇小姐,從未見過,何來認識一說?”
簡直是莫名其妙。
蘇清漪大大的眼睛掠過一絲失落,她尷尬的笑了笑。
提醒謝無咎:“宸王殿下怕是忘了,在我十歲那年不慎落入水中,是殿下救了我一命……”
謝無咎一臉懵,他殺過的人不少,救過的人也不少。
他哪知道是什麼時候,救了蘇清漪一命。
蘇清漪看出他是真忘了,又說道:“那年賽龍舟橋塌了,許多人落水,若不是殿下出手相救,隻怕我早就沒命了。”
經她這麼一說,謝無咎有了印象。
那年端午節特彆熱鬨,他也擠在人群裡。
橋塌的時候,他恰好站在岸邊。
突然聽到哢嚓一聲響,便看到許多人落了水。
雖然年紀小,但也幫著救人。
想必蘇清漪,就是那眾多獲救者中其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