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爺。”龐太師站起身,微微拱手行禮。他與八王爺政見素來不合,形同水火,但在這種場合,表麵上的客套還是少不了的,隻是那笑容未達眼底,依舊是麵和心不和。趙元儼對龐太師那笑容背後隱藏的算計,以及恭維話語中夾雜的試探,都洞若觀火,他隻是淡淡一笑,言辭間不鹹不淡,既表達了謝意,也保持了適當的距離。
“來來來,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禮。”劉娥笑著打圓場。她目光掃過眾人,隨即問道:“咦,飛燕怎麼還沒來?”
趙禎臉上也露出了幾分期盼與焦急。
趙元儼端起茶杯,低頭淺啜,唇邊卻不由自主地微微翹起。
不多時,太監再次通報:“三小姐到——!
“飛燕參見太後,參見皇上。”飛燕款步走入,盈盈下拜,聲音清脆如鶯啼。她的目光無意間掃過上首,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時,整個人如遭雷擊,瞬間僵住,
“參見”“八王爺”卡在喉嚨裡,怎麼也說不出來——“他……竟然是他!他是八王爺?那個屢次幫助她、前幾日又在街市偶遇的‘公子’,竟然就是剛剛回京的八王爺趙元儼!那個萬民愛戴、位高權重、連爹爹都要敬畏三分的攝政王!”飛燕徹底驚呆了,大腦一片空白。
趙元儼此刻正含笑望著她。眼前的少女,已換上了一襲鵝黃色的襦裙,更顯得肌膚勝雪,嬌俏可人,顧盼生輝,美得令人心旌搖曳。他望著飛燕,眼中帶著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溫柔與愛慕。
“飛燕……”龐貴妃見她失態,連忙輕聲提醒。
“飛燕,快起來吧,賜座。”太後笑著吩咐。
“八王爺……”飛燕這才如夢初醒,慌忙低下頭,向趙元儼行了一禮,聲音細若蚊蚋。
趙元儼看著她那副驚惶失措的小模樣,心中暗笑:這丫頭,終於知道本王是誰了吧?
家宴之上,觥籌交錯,氣氛漸漸熱烈起來。
“貴妃,你琴藝一絕,今日如此良辰,可願為大家撫琴一曲,助個興?”太後興致盎然,微笑提議。
龐貴妃盈盈起身,福了一禮:“太後金口玉言,臣妾自當領命。不過,論起琴藝,有小妹飛燕在此,臣妾可萬萬不敢班門弄斧啊……”
“哦?”太後和小皇帝趙禎的眼中都露出了濃厚的興趣。
“哀家隻知飛燕畫技一絕,意境高遠,卻還未曾聽聞她的琴藝也如此出眾。”太後看向飛燕,眼中滿是慈愛與期待,
“今日家宴,飛燕,可願添個喜氣?”
趙元儼端著酒杯的手微微一頓,唇邊笑意加深,滿懷期待地看向飛燕,眼中那毫不掩飾的柔情幾乎要溢出來。
飛燕此刻還沉浸在“公子”就是八王爺的巨大震驚中,被太後這麼一問,才猛然清醒過來。她定了定神,迅速恢複了往日嬌美靈動的本性,嬌嗔道:“姐姐就會打趣我!”
說罷,她款步走到殿中早已備好的古琴前,優雅地坐下。
玉指輕揚,琴弦輕顫,一曲《碧澗流泉》緩緩流淌而出。琴聲清麗明快,初時舒緩悠揚,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靜謐而美好;繼而漸轉急促,似“幽咽婉轉,飛流激湍”,靈動而富有生機。那空靈澄澈的音色,仿佛帶人進入了一個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琴音之中,蘊含著智者之誌,仿佛在訴說著“你在北方大雪紛飛,我在南方澗水潺潺”的意境,傳達著對回歸自然的向往,對內心寧靜與平和的追求。
殿內眾人皆屏息凝神,隨著音樂的起伏仿佛身臨其境,一同徜徉在那清幽的碧澗流泉之畔。一曲終了,餘音繞梁,眾人仍久久回味,沉醉其中。
許久,趙禎率先回過神來,忍不住拍掌讚歎,眼中滿是欣賞與掩飾不住的愛慕。
趙元儼更是深深地震撼了,他久久不語,隻是閉上眼,仿佛還沉浸在那令人心神俱醉的琴聲之中。他想起了邊關的風霜雨雪,想起了京城的溫暖繁華,更想起了眼前這位讓他心心念念的少女,她帶給他的,竟是一次又一次的驚喜與悸動。他再次睜開眼,看向龐飛燕的目光,已然充滿了化不開的愛慕與珍視。
“妙哉!妙哉!”太後撫掌驚歎,臉上滿是讚賞,“真是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啊!哀家今日可真是有耳福了!”
龐貴妃也笑著附和:“太後有所不知,小妹飛燕的笛子才是她最拿手的呢!不僅如此,就連那早已失傳的《廣陵散》,小妹都能將其修補完善,重新奏響呢!”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趙元儼看向飛燕的眼神愈發傾慕,仿佛要將她融化。
龐太師坐在一旁,臉上也流露出掩飾不住的自豪:“我龐家的女兒,自然是最好的!”
隻是這八賢王?龐籍看向八賢王的目光中,似乎也多了幾分得意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