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卿,還是讓沐郎中說完吧。”
就在司馬家主與澄林之間,隱約開始出現火藥味的時候,上方的龍王開口了。
見龍王陛下沒有因此動怒,澄林自然也就歇了製止的心思。
隻不過,回去之後會不會再私下找對方麻煩,又是另一回事了。
“謝陛下仁慈。”
沐嶼——那個上奏的禮部郎中被打斷後仍舊心平氣和。
他接著方才的話,繼續說道。
“在過去,儲君的試煉和決議通常都是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的。”
“普通百姓對於最終會選出哪一位皇子來領導族群並沒有太多的感觸。”
“然而,現在的情況卻有所不同。”
“目前,我族正處於與陸地族群的戰爭前期。
這場戰爭無疑將會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鬥。”
“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都需要不斷地向前線輸送大量的人力。”
“這樣持續不斷地抽調人力,久而久之,很可能會對族群內部的安定產生動搖。”
“因此,公開儲君的試煉和表決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民眾對海族的現狀和未來充滿信心,也能夠有效地預防敵人間諜的輿論攻擊。”
“同時,還能提高新兵的積極性與士氣。”
“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讓民眾親眼目睹皇子們的才能和品質,民眾會更加信任皇室的領導才是帶領海族愈發繁榮強大的根基。”
“同時,這也能讓民眾感受到自己是族群的一部分,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對於我族來說,公開試煉和表決的過程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
沐嶼侃侃而談,有不少官員都被他說服了。
大皇子淵榮站在群臣的最前方,臉上仍舊是平淡的微笑。
待到沐嶼說完,龍王並沒有立刻做出決定,“眾愛卿覺得這個提議如何?”
龍王的話音完全落下,大殿內的議論聲才開始升起。
“陛下,此事有違儲君選拔的傳統,臣認為不可輕率改變。”
“陛下,此事有利於團結全族,臣認為可行。”
……
“陛下,公開選拔的後續兩步,這公開方法也是個問題,不好處理啊。”
討論到後麵,爭論方向已經從“能不能”,變成了“怎麼做”。
有不少原先反對的官吏,其實是二皇子黨的黨羽。
心中也是怕戰場失利被大肆傳播,不利於二皇子的名聲。
但是後來,對外宣傳的內容變成選拔儲君的後兩道程序,他們便不再激烈反對了。
此時二皇子已經出發前往第二研究所重塑肉身了,不日就會返回。
他們對自己推崇的皇子是有信心的,並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會否定他的一切。
因此,他們不會阻撓這件事的促成。
現場人數最多的二皇子黨不再激烈反對,提議變成草案的過程便順利得多了。
接下來,就看龍王的態度了。
“準了,此事便交由禮部執行吧。”
大皇子維持著微笑的麵具,但眼中還是爆發出了名為驚喜的光。
通過的太輕鬆了,輕鬆到他都有些錯愕的程度。
就在淵榮心中為自己計劃的第一步完成得如此順利而開心時,龍王再次開口了。
“還有其他議題嗎?”
這次,大殿內沒有再跳出其他人上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