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青銅巨門的瞬間,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外界的風雪、神山的威壓、乃至紅月的窺視,全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無垠的、緩緩流淌的混沌之光。這裡沒有上下左右之分,沒有聲音,沒有實體,隻有無數細碎的、如同星辰生滅的光點在混沌中沉浮,每一粒光點都仿佛蘊含著一絲文明的印記、一段曆史的剪影、一種規則的碎片。
陳觀、王猛、蘇晏三人懸浮在這片混沌之中,仿佛回到了宇宙初開之時。一種難以言喻的亙古、蒼茫而又孕育無限生機的氣息包裹著他們。手中的真正傳國玉璽在這裡顯得異常寧靜,散發著溫潤的光暈,如同燈塔般指引著方向,也保護著他們不被這混沌同化。
“這裡……是意識的海洋?還是文明的源頭?”蘇晏試圖用科學儀器探測,但所有設備都陷入了沉寂,隻能依靠最原始的感官去體會。她感到自己的思維變得異常清晰,仿佛能與這片混沌進行某種深層次的交流。
王猛緊握武器,警惕地環顧四周,雖然感知不到任何敵意,但身為戰士的本能讓他不敢有絲毫鬆懈。他感覺自身的意誌力在這裡被放大了,每一縷思緒都變得更有分量。
陳觀閉目凝神,將心神與玉璽深度融合。他感受到,這片混沌並非虛無,而是沉澱了華夏文明乃至更古老歲月中,無數先民智慧、信念與犧牲精神的精神本源之地。玉璽在這裡如魚得水,正從這片混沌中汲取著最純粹的精神力量,補充著之前的消耗,並與更深層的存在建立聯係。
“跟隨玉璽的指引。”陳觀睜開眼,目光穿透混沌,望向某個方向。他感覺到那裡有一股特彆凝聚的、與他手中玉璽同源共鳴的意誌在呼喚。
三人如同在星光長河中漂流,朝著那呼喚之源前進。不知過了多久,或許是一瞬,或許是永恒,前方的混沌中,出現了一團格外明亮、穩定、如同心臟般搏動著的巨大光團。
光團中央,隱約可見一座由無數竹簡、書卷、星圖、河洛交織而成的虛幻殿堂的輪廓。殿堂之前,盤膝坐著一位身形模糊、仿佛由無數智慧光芒凝聚而成的老者虛影。老者須發皆白,麵容慈祥而深邃,眼中倒映著星辰運轉與文明興衰。
當陳觀三人靠近時,老者緩緩抬起頭,目光落在陳觀手中的傳國玉璽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他的聲音並非通過空氣傳播,而是直接響徹在三人的心海深處,古老而悠遠:
“執璽人……你終於來了。攜星火,曆萬險,至此‘搖籃’之地。”
“搖籃?”陳觀心中一震,恭敬行禮,“前輩可是‘守夜人’?此處便是‘搖籃協議’所在?”
老者虛影微微頷首:“吾乃守夜人議會之‘引路者’,亦是曆代先賢守護意誌之一縷投影。此地,非磚石所築,乃華夏文明精神之‘源頭活水’,亦是應對天地劇變之最終壁壘——‘搖籃’。”
他抬手輕點,周圍的混沌光點迅速彙聚,化作一幕幕流動的畫卷:
畫卷中顯示,在比三皇五帝更古老的年代,曾有恐怖的“天外之敵”(其形態模糊,散發著與紅月相似的吞噬、混亂氣息)降臨,引發滅世災劫。
彼時,華夏先祖中的大能力者(其形象近乎神話中的創世神祇),率領先民,付出巨大代價,才將“天外之敵”擊退並封印,但其殘留的影響(即紅月的雛形)始終存在。
為防患未然,先祖們彙聚文明精華,鑄傳國玉璽為信物,建“搖籃”之地為文明火種保存之所,並留下“守夜人”一脈,世代守護,等待“契機”到來,以徹底解決隱患。這便是“搖籃協議”的由來。
“紅月非偶然,乃舊敵複蘇之征兆。”引路者語氣凝重,“此次劇變,遠超上古。舊敵似汲取了多方異域神係之混亂本質,其勢更凶,其力更詭。”
“前輩,我們該如何應對?”王猛急切問道,“真璽已得,可能召喚先祖神威,蕩滌邪祟?”
引路者看向陳觀手中的玉璽,眼中光芒閃爍:“玉璽確是鑰匙,可溝通沉睡於時間長河中的先賢意誌,乃至……引動規則層麵的守護之力。然,召喚神祇,非同小可。”
他詳細解釋道:
消耗巨大:每一次召喚,都需要海量的文明信念能量支撐,會極大消耗星火網絡和執璽人的心神,甚至可能折損壽元。
目標需明確:召喚並非漫無目的,需針對特定性質的危機,召喚相應神職的先賢(如對洪水召喚大禹,對瘟疫召喚神農),方能事半功倍。
心性契合:執璽人必須與所召喚先賢的意誌高度契合,理解其精神內核,否則無法發揮全力,甚至可能遭到反噬。
不可依賴:最終戰勝敵人,不能完全依賴先祖之力,更需要當代人的覺醒、團結與犧牲。先祖之力是盾是劍,但持盾揮劍的,必須是當下活著的人。
“汝等已初步連星火,聚信念,此乃根基。”引路者最後說道,“然,欲行召喚之事,尚需在此‘搖籃’之中,經受最後一道洗禮——‘薪火相傳’之試。唯有真正明悟文明傳承之重,肩負起延續之責者,方能得先賢認可,掌禦神威。”
話音剛落,引路者的虛影和周圍的殿堂幻象開始變得模糊,那團巨大的核心光團則光芒內斂,化作一道僅容一人通過的光之門。
“踏入此門,便是試煉。能否承載文明之重,看汝等自身造化。外界烽火連天,時間無多……”引路者的聲音漸漸消散在混沌中。
陳觀、王猛、蘇晏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決然。他們沒有猶豫,依次踏入了那道光門。
門後,並非險惡的關卡,而是一片寧靜的、如同鏡麵般的湖泊,湖水中倒映著的不是天空,而是華夏文明萬載流淌的曆史長河。湖中心,有一盞看似微弱、卻永恒不滅的燈焰在靜靜燃燒。
“薪火相傳……”陳觀若有所悟。這試煉,考的或許不是力量,而是心。
就在三人凝神準備接受試煉時,陳觀手中的玉璽突然傳來一陣極其急促、尖銳的預警震動!通過星火網絡,一股撕心裂肺的悲鳴與絕望猛地衝擊他的意識!
是西北“羲和遺城”節點!那裡的防線……即將崩潰!一股充滿血腥與殺戮的蠻荒神威,正在瘋狂衝擊壁壘,守護的將士死傷慘重,秩序光芒已如風中殘燭!
危機,已容不得他們在此從容接受洗禮了!
陳觀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他看向那盞象征傳承的燈焰,又看向手中與燈焰遙相呼應的傳國玉璽,一個大膽的念頭湧上心頭。
或許,“薪火相傳”的試煉,未必需要按部就班。在絕境中挺身而出,守護文明存續,本身不就是對傳承最好的詮釋嗎?
他必須立刻出去!嘗試召喚先祖之力,馳援西北!
(第五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