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乘客您好,列車馬上到站,請您檢查一下行李架上、衣帽鉤上、座位周邊以及大件行李存放處,有沒有您的物品,以免遺忘在列車上。列車到站時車門會自動開啟,請站在車門附近的乘客注意安全,歡迎您再次乘坐平魔城際地下鐵,下次旅行再會。”
悅耳動聽的列車廣播在地下鐵的第七節車廂響起,這是這列地下鐵唯一一節載人車廂,總共能乘載八十人。
此時的車廂內,全部座位都被坐滿。
站在車廂連接處的列車員儘管已經連續兩天看到這等“盛況”,但臉上仍然有些藏不住的驚訝。
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經常往來於平江與魔都之間的商人,是熟麵孔。
剩下的則是因為年關即將到來和地下鐵車票免費,想要趁此機會前往魔都走親訪友的人,中老年人居多,七八歲的小孩子也不少,坐在位子上都不消停,整個車廂內隻能聽到他們的哭聲。
隨著列車廣播的結束,原本昏暗壓抑的車廂內驟然明亮起來。
車窗外,像是一截漫長的隧道終於走到了儘頭,如同寶藏之門轟然洞開的刺眼白光,如流水般漫進車廂的各個角落。
小孩子們停止了吵鬨,張大了嘴巴,使勁扯著長輩的衣角,指著窗外飛速逝去的浮光掠影大聲驚呼。
一些第一次坐這趟列車的老人看見這一幕,蒼老的眼眶中不由得氤氳起晶瑩的淚水,心中既感慨又唏噓,既酸澀又甜蜜。
距離他們上一次看到這一幕得追溯到四十多年前,那時候乘坐的還不是地下鐵,而是被稱為“動車”和“高鐵”的鋼鐵怪物,它們如同奔馳在地麵上的巨龍,連接起一座又一座城市。
那個時候,還沒有妖怪。
或者說,即使有,也被人類不斷的擴張逼得不得不躲藏在山林裡。
那時候,陪伴在他們身邊的是年輕的愛人,而他們也不像現在這樣蒼顏白發,正是青春年少。
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切發生改變了?
上了年紀的他們無奈地搖著頭,記不清了,實在記不清了,唯一能夠回憶起的就是漫天的血與火。
而一想到這裡,他們積蓄在眼眶裡的淚水終於抵抗不住地心引力的牽扯,從眼眶中滑落出來,流淌在溝壑般密布的皺紋。
眼睛裡閃著亮晶晶的光的小孩子不知道他們的祖父祖母在此時想到了什麼,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因為什麼而眼裡常含淚水。
才出生不到十年的他們,以為這個世界原本就隻有那麼大,一座平江,現在或許要再加上一座魔都,僅此而已。
他們不會知道,和四十年前呐喊的口號“地球村”相比,他們所能看到的世界實在是太渺小了。他們就像是那個古老寓言中的井底青蛙,抬起頭,伸長脖子,也隻能看見那麼大點的天空,卻天真地以為這就是全世界。
四十年,四十年啊!
老人們目露懷緬。
四十年風雲變幻,數之不清的城市消失在妖怪鐵蹄之下,從此隻能在曆史書上看到它們的名姓;無數座城市被迫封城,城裡的人出不去,城外的人進不來。
這種情況整整持續了二十六年。
“皇帝”陛下當時還沒有將思維轉入那台名為“天帝”的機器,還是一個雄韜大略的年輕君主,他的麾下有數十萬的雄壯軍伍,卻也難從妖族的手中搶回一片被掠奪走的土地。
畢竟,那些雄武士兵的手上拿著的,還隻是最樸實無華的冷兵器。
這場戰爭的第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是來自草根階層的雄起。
那時候,靈能者和靈文的出現在凰明和妖族的戰爭中起到了很大幫助。
由於凰明人口基數大的優勢,因此在極為短暫的時間內就湧現出不少強大的靈能者。
他們在夜裡燃起烽火,如同在黑暗中高舉火把,無數人追隨著這點微不足道的光明,就此向陽而生。
在這些人的帶領下,被動挨打的人民開始慢慢昂首反擊。
正是在這個時候,“皇帝”陛下發布了“基地市計劃”和“地下鐵工程”。
至此,這場長達二十六年的“妖族動亂”才算是落下了帷幕。
然而,也隻是第一幕的帷幕罷了。
因為“基地市計劃”和“地下鐵工程”僅僅隻
能讓凰明人民在妖族的屠殺下站穩腳跟,並不足以幫助他們將妖族徹底從凰明國土驅逐而出。
同一時間,來曆迄今不明的海獸開始入侵世界各沿海國家的海岸線。
內憂,加上外亂,抱著“還天下一個太平”大宏願的“皇帝”陛下毅然決然地將自己的思維轉入那台名為“天帝”的機器。
就此,“永固長城”和“守夜人計劃”步上正軌。
那道綿延海岸線兩萬公裡的鋼鐵堡壘,在不可思議的十年內完成建設,耗費人力物力不計其數,甚至比當年秦始皇建造萬裡長城更加勞民傷財。
倘若是人形態的“皇帝”,一定不會做出這種決定。
可是,機器形態的“他”,隻考慮利弊,不考慮對錯。
於是,凰明再次向全世界證明了它“基建大國”的不世威名。
而“皇帝”陛下也因此被世界各國的統治者尊稱為“遙遠東方的奇跡君王”。
是啊,“他”的確是個奇跡,不隻是“他”,凰明本身就是個奇跡。
沒有幾個國家能夠在妖族作亂和海怪侵襲的雙重災難下如此頑強堅韌地挺過來。
可凰明做到了!
不過,不少研究凰明近四十年現代史的專家學者都對一件事表示疑惑,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