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太妃見狀,立刻瞪向隨侍的德福公公,厲聲斥道:“你是怎麼侍奉的?竟讓陛下淋雨!”
德福公公慌忙躬身告罪:“哎呦,太妃娘娘息怒!奴才原是要給陛下撐傘的,可陛下一聽含香苑這邊去人,起身便走,奴才隻好匆匆跟上,實在來不及取傘啊……”
他稍緩語氣,又續道:“陛下始終記掛著崔大姑娘。自獵場歸來,見姑娘傷勢危急,便一直守在此處,連午膳都未曾進用。還是崔大公子再三懇請,陛下才肯回宮歇息片刻。這才不過一個時辰,含香苑又去尋陛下,陛下當即冒雨趕了回來。”
廳內眾人聞言,紛紛勸諫:“萬事皆不及陛下龍體要緊,江山社稷皆係於陛下一身啊……”
貴太妃目光掃過眾人,神色複雜。
她之所以希望裴煜在場,無非是因崔碧瑤是為救駕而傷。
她想讓陛下親眼見證瑤姐兒傷勢危急,親身感受她所受的痛苦,唯有如此,方能令天子動容,同時心懷更大的愧疚。
這時,裴煜自袖中取出一方玄色錦帕,帕角以銀線精細繡著盤龍紋樣。
他手持錦帕,姿態端雅地拭去臉上雨水,溫聲道:“眾卿不必憂心,朕無礙。崔大姑娘為朕擋箭而負傷,朕守在此處,方能安心。”
貴太妃何等聰慧,立即執起手中繡帕輕按眼角,語聲哽咽卻意有所指:“瑤姐兒這孩子平日最是怕疼……可危急之時,竟能毫不猶豫為陛下擋下那一箭,可見她心裡……是裝著陛下的。”
她話音輕柔,卻字字藏著深意,分明是在向裴煜求一個承諾。
裴煜將帕子收回袖中,並未直接回應,隻續道:“太妃不必過於憂心。朕已命薛潤明攜太醫院幾位醫術最高的太醫連夜趕赴行宮,預計今夜必能抵達。”
雖未得明確承諾,但見裴煜為崔碧瑤不僅冒雨趕來,更親自安排太醫,貴太妃也不好再迫,隻得柔聲應道:“有陛下如此安排,本宮自然安心。”
她執帕拭淚,聲線低柔,似不經意般歎道:“瑤姐兒自小就懂事……彆家姑娘遇險隻怕早已慌了神隻顧自己,唯獨這孩子……”
眾人聞言皆是一怔,心知她這“彆人家”暗指何人,可那位是太後侄女。
此事敏感,無人願輕易插話,廳內一時靜默。
崔知許覺貴太妃言辭隱射薑若淺有些過分了,忙上前一步打斷話頭,恭聲道:“姑母,陛下的衣裳還濕著,不若讓陛下先行回去換衣裳。”
貴太妃聞言收了聲,語氣緩和下來:“是了,陛下還是先回去更衣吧。”
她轉向德福公公吩咐道:“去為陛下備好軟轎,萬萬不可再讓陛下淋雨。待會兒薛太醫到了,還需陛下在此主持大局。”
德福公公心下暗道,貴太妃平時說話做事最為謹慎,此刻卻略顯失矩。
崔大姑娘今夜情況凶險,你什麼也不說陛下也會守在這,你說出來,這不是等於有脅迫陛下之嫌?
不過德福公公才不會提醒,他躬著腰,恭敬的回著貴太妃的話:“太妃放心,奴才這就去傳軟轎。”
貴太妃又側首對宮人道:“給德福公公取把傘來。”
宮人遞過傘,德福雙手接過,向貴太妃微微一躬,隨即撐傘步入雨中。
此時,太醫院院首率眾太醫冒雨趕赴行宮,以及崔碧瑤高熱險危的消息,已傳遍各行宮彆院。
眾人皆知陛下、兩位王爺、將軍及重臣皆聚於含香苑,貴女們不免躊躇,若不去守候,恐顯得禮數不周;若去,又怕貴太妃嫌人多擾了太醫診治。
於是紛紛遣人前往含香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