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裴煜一走,薑若淺便喚來秋菊,低聲吩咐她速往壽康宮一趟,向花楹嬤嬤打探太醫院中究竟哪位是貴太妃的人。
太後離宮時,隻帶走了佩蘭嬤嬤,特意將花楹嬤嬤留在宮中,表麵上是照料壽康宮日常,實則是為了在薑若淺需要時暗中相助。
不多時,秋菊匆匆返回,低聲回稟:“花楹嬤嬤說,太醫院有位肖姓太醫,是崔家在貴太妃入宮後設法安排進去的。之前太後曾暗中嘗試收買,但這人對崔家極為忠心,始終不為所動。”
薑若淺聞言半斂眸子,心知這樣的人靠錢財權勢是收買不來的。
她凝神回憶,試圖從紛亂的往事中搜尋與這位肖太醫有關的蛛絲馬跡。
她依稀記得,前世曾聽崔家表妹提起一樁舊事:崔丞相幼時隨家人去寺中上香,因貪玩獨自跑到後山,不慎迷路。
危難之際,是一位上山采藥的郎中救了他。
後來那郎中采藥時不慎墜崖身亡,崔家為報恩情,便將他的兒子接回府中,不僅撫養成人,還送他進了族學讀書。
崔家表妹當年是當做一樁彰顯崔家仁義的佳話來講述此事,言談間滿是自豪。
如今想來,那郎中之子,應當就是眼前這位肖太醫。
思緒漸明,薑若淺將肖太醫的身世背景一一寫下,封入信箋,交給秋菊:“把這封信送到大伯父手中,請他設法查出肖太醫的把柄。若實在無從下手……控製他的家人也未嘗不可。”
秋菊不敢耽擱,立即轉身去安排。
一番思慮過後,薑若淺隻覺口乾舌燥,瞥見幾案上的茶盞卻毫無興致,便朝門外輕喚:“胭脂。”
胭脂應聲而入,額間還帶著細密的汗珠:“娘娘有何吩咐?”
薑若淺瞧她一眼,溫聲道:“去為本宮端一盞漉梨漿來。記得莫用瓷盞,要用竹筒盛裝,冰水與竹筒相合更清甜。”
“是,奴婢這就去。”胭脂利落轉身。
“等下,”薑若淺又喚住她,語氣柔和了幾分,“取兩份來,你陪本宮一同用。”
胭脂一臉歡喜,腳步輕快地退了出去。
薑若淺褪去繡鞋,慵懶地倚在迎枕上,纖指輕搖紈扇。
細風拂過她微濕的鬢角,帶來些許涼意。
胭脂捧著竹筒走進來,遞到她手中:“娘娘,眼看就是仲秋節了,這幾日反倒熱得更厲害了。”
薑若淺接過竹筒,用下巴一指:“坐下陪本宮說說話。”
胭脂將另一筒漉梨漿放在案上,搬來鼓凳在榻前坐下,這才重新捧起竹筒:“姑娘可是有什麼話交代?”
薑若淺輕啜一口沁涼的冰水,緩聲道:“前兒讓你挑兩個得力的人,可有著落了?”
“選了三個呢。”胭脂忙回道,“其中曼雲針線極好,可以幫著做些針線。”
雖說宮中服飾皆由尚衣司製備,但薑若淺貼身的衣裳,更習慣讓身邊的丫鬟親手縫製。
薑若淺細聲交代:“往後廊下當值的事便由他們來做。”
胭脂道:“奴婢是擔心娘娘隨時有吩咐,以後便安排她們。”
今日宮宴她未能隨行,一直懸著心:“宴上安和公主沒有出什麼幺蛾子吧?”
薑若淺輕笑一聲,杏眸亮晶晶:“你幾時見過你家主子在她手上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