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股市,由於公司上市審批極其困難,往往動輒好幾年,都沒有任何消息,使得許多想要上市的公司,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借殼上市這種方法。
這就滋生出來了一種怪異的現象,股市中再垃圾的股票,一旦跌到三十億的市值後,就會被許多人盯上!
因為市場裡形成了一個約定成俗的規矩,再垃圾的股票,也有三十億的價值,這就是所謂的“殼資源”。
有些股民買入垃圾股後,當這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跌到三十億後,就有一些專門做重組,殼資源的主力,會開始進行搜集籌碼。
因為多年來,都是這樣,一家上市公司再垃圾,它是上市公司,這上市公司四個字,就價值三十億。
會有其他想要上市的公司,出資進行股權收購,一旦收購成功後,會將自己的資產裝入這家上市公司,將它原本虧損的業務剝離出去,從而也就讓這個公司煥然一新,老樹發新芽。
而在國外,虧損的公司,都是會一路跌到狗,最後以黯然退市離場——大多數時候都是被麵值退市。
因為不論是國內的股市,還是國外的股市,都有一個規矩,當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麵值,跌破多少錢之後,在連續二十個交易日內,如果依然低於某個價格,就會被強製退市。
話歸正題。
就是因為以前國內股市,有著殼資源的存在,導致股市裡的上市公司,雖然存在虧損退市的規定,但實際上,大股東會使出渾身解數,來保證公司不會退市。
如果真到了山窮水儘,沒有任何辦法的時候,那麼大股東最後會將公司的殼,賣給其他公司,賺一筆錢走人。
至於賣給誰?
隻要放出來風聲,國內有許多公司,都爭搶著要來進行收購!
借殼上市的標準,比申報IPO而言,無疑是輕鬆簡單了許多。
所以在過去,一些股民買入股票,連續下跌後,乾脆刪除軟件,或者幾年不看盤的做法,雖然有些可笑,但實際上,的確是可以避免虧損的。
但放到現在,可就不行了。
另外,其實還有一點。
這些股民們當初入市時,自信滿滿,信心勃勃,想要在股市裡麵施展拳腳,大乾一番,他們買入股票後,賺錢了立刻就賣掉,根本沒有考慮到,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賺錢的。
賣掉之後,迫不及待的又買入另外一隻股票,一旦虧損,就立刻死握不放,虧損嚴重後,直接裝死,有些人甚至一套就是好幾年的時間。
幾年後,終於解套了,然後又重複上一過程。
他們忽略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時間。
在李成剛看來,他們被套的幾年裡,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時間!
而不是虧損的那些錢。
畢竟。
錢還可以再賺回來。
但是時間,浪費了,那就是真正的浪費了,不會再回來了。
“唉!”
回過神來,李成剛歎了一口氣,點燃了一根香煙,沉吟思忖的說道:“指望發一點技術帖子,讓這些股民看了之後,從中收益,那簡直就是做夢,市場都教不會他們,我又怎麼可能?還不如每天寫一點,發表對於大盤指數的看法和推測,讓他們跟著操作得了。”
想到這裡,李成剛覺得,自己這個辦法還是不錯的。
另外。
通過這段時間,每天大量的看盤,李成剛漸漸發現了,其實市場完全可以用技術,來分析和推測!
“市場雖然會受到突發消息的刺激,從而影響市場運行。”
李成剛一邊在鍵盤上敲打著,一邊心裡思忖著:“但消息終歸隻是一時的,尤其是國內市場,超級主力有他們運作的想法和思路以及框架,最終還是有跡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