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連兩個k線圖都幾乎相差無幾!
“怎麼會走出來這樣的走勢?”
李成剛看的有些驚愕。
就連銀之傑今天同樣也收出來一根和6月13日,幾乎完全相同的一根K線!
但樂視網卻是一根十字星,並非是T形陽線!
同花順也是收了一個假陽線,但它的價格,卻是比6月13日時的要低一些。
“難道是我判斷錯了?今天是創業板二次回踩探底結束了?”
李成剛越看越是心裡開始疑惑不解,心裡一動,又去看上證指數的走勢圖。
和李成剛之前判斷的一樣。
上證指數在2013年6月13日低開跳空破位之後,就開始了繼續向下探底。
“不對,大盤還沒有到底部!”
看了一眼大盤的K線走勢,李成剛心裡立即就得到了答案:“創業板今天也不是二次探底,這是市場主力故意做出來的圖形!”
一直以來,李成剛都十分堅信一句話。
在股市中。
你能夠看見的東西,必然是他人故意設計給你看的。
要知道,
給予股民最直觀的東西,就是一根根K線和成交量,換手率、均線等數據了。
如果再加上MACD,KJD,BOLL等指標,那麼一個股民所需要弄明白的數據就更加多了!
尤其是現在許多炒股軟件,還不斷增加各種各樣所謂的短線買點之類的全新指標。
這更是讓股民容易昏頭轉向,而且,許多指標彼此之間都是相反,並不協同的,許多股民就是在學習所謂的“指標”之中,逐漸越來越迷糊——這麼多東西,究竟要看哪個?哪個才準確?
在李成剛看來。
其實股市以數據的形式,直觀展現給股民時,隻需要看裸K線和成交量即可。
如果是個股的話,還需要加上換手率,以及交易時的量比變化。
大道至簡。
其實不論主力資金怎麼折騰,比如做出來騙線,故意打出大陰線的k線圖走勢。
但成交量和換手率結合K線走勢,是眾多數據之中,最直觀的去窺視,觀察,猜測主力資金目的的數據了!
“……今天創業板雖然和6月13日的走勢雖然一樣,但成交量依然還是在縮量,證明還是在調整之中,如果接下來幾個交易日,能夠溫和放量,或者是單日放量突破1091.91這個高點,這才算是調整結束!”
仔細複盤看了一會兒後,李成剛心裡漸漸有底了。
看了看今天上漲個股的漲幅。
忽然間。
一隻股票,進入到李成剛的視線之中。
金證股份!
“這是典型的十倍牛股的走勢啊!”